蓝天、白云、鸽群,成为喧嚣都市中一道流动的风景,一座座楼顶平台便是它们起飞的航空母舰。飞鸽传书也在众多经典的影视剧中频频上演。这一切对于普通人充满了神秘气息,而对于不少养鸽人来说,养鸽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爱好,信鸽总是能给他们带来向上的力量,成为他们生活快乐的航标。 成都也有这样一位深情而执着的养鸽人。20岁时,他为了买一羽鸽子,不惜花去他半年的工资。如今,48岁的他已经养了20多年鸽子,他说,这些鸽子就如同他的孩子一样,每天不见面的话,他就觉得少了什么东西。 他就是陈文革,一个爱鸽如命的中年男子。 20岁时 花半年工资买鸽子 放飞的鸽子真会飞回来吗?老陈刚开始也是半信半疑。20岁时,刚参加工作的他开始尝试养鸽子,当时每月工资只有20元,而他为了买羽好品种,不惜花了半年工资买了一羽鸽子。很多朋友都以为他疯了,事实上,得到这羽心爱的鸽子后,老陈确实乐“疯”了。从此,除了工作之外,训练鸽子就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喝茶、打牌都不沾了。 老陈说,这套位于花牌坊新26号顶楼的房子就是为养鸽而准备的,因为可以在顶楼搭建鸽舍。老陈用铁丝网搭建鸽舍,顶盖用石棉瓦,养的鸽子有赛鸽、种鸽,总计50多羽,分别在三个约6平米大小的鸽舍里饲养。 老陈每天早上6点左右起床,第一件事去看鸽子。打开鸽舍的门,鸽子们争相往天空展翅翱翔,活动够了,就会返回鸽舍吃早饭。这时,老陈已经准备好了鸽子们最爱吃的玉米、小麦等。早上喂食一次之后,老陈下午6点左右才第二次给鸽子喂食,白天只给鸽子补充水分。 “鸽子是很有灵性的动物,时间长了,就会认出你了,丝毫不会害怕你。”老陈说,有时候在外面忙,稍微迟了点给鸽子喂食,它们会集体抗议,飞到老陈身上,用嘴啄衣服、裤子。这样的抗议在老陈眼里完全是一种撒娇的方式,他自己很享受这样的“天伦之乐”,嘴巴里一直念叨:“娃娃们,饿了吧,现在就给你们喂食。”吃饱后,鸽子们就到一边“谈情说爱”去了。 鸽子受重伤 仍坚持飞回家中 “我在养鸽的过程中,也悟到很多了。”老陈说,一次,一羽鸽子在隔了近一个月后才回到鸽舍,回来时,鸽子颈部中枪,子弹从其眼部穿透而过;还有一次,一羽鸽子飞回鸽舍时双足已断,胸膛被撕裂,当看见这只血迹斑斑的鸽子用尽最后一口气飞回鸽舍跌落在地时,老陈的眼眶湿润了:如此小的生命尚且顽强不息,自己还有什么困难迈不过去,这也养成了他遇到任何问题不轻言放弃的性格。 “这种心情也许只有我们养鸽人才能理解。”老陈说,盼望鸽子回家的感觉就像在等待一位从遥远之地归来的亲人,鸽子有两样特性让人类佩服:一是不论离家多远,它们都能“迷途知返”飞回家中。二是鸽子有“一夫一妻”的天性,至死不渝的爱情。鸽子的这种执着和坚持让他很感动,20多年了,他一直坚持养鸽子,也无形中被鸽子感动着。从当初的好奇,到如今的不舍,老陈说鸽子的这种精神一直是他坚持的理由。 爱鸽上月比赛夺冠 奖金6万元 “养鸽夺冠难,乐在苦中处。”比赛、夺冠是养鸽人永恒的话题。焦虑、兴奋、失落、希望,是每个养鸽人参赛时的心路历程。这种特殊的滋味,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养鸽人,老陈也毫不例外。 老陈养的每羽信鸽脚上都有一个写着数字编码的足环,“这相当于每只信鸽的身份证,由中国信鸽协会统一发放。”老陈有一只编号为891938的信鸽,刚在今年4月成都市信鸽协会举办的“成都首届特比卡名人争霸赛”中获得冠军,奖金6万元。此前它还曾获得过2万元的比赛奖金,用老陈的话说就是“娃娃很争气”。这只7个月大的鸽子得了大奖后,老陈对它更加关怀备至,希望能够配种把优良性遗传下去。“自家养的鸽子获奖,物质上的满足都是暂时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满足,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语的,就像自己的孩子经过奋斗后终于有出息了一样,作为父母能不高兴吗?” 文明倡议 避免影响他人 鸽友要做到“口勤”和“手勤” 在信鸽饲养过程中,鸽毛飞舞、鸽粪散落、鸽声扰民成了困扰附近居民的一大问题。虽然鸽友有依法饲养信鸽的权利,邻居也有免受信鸽噪音、排泄物污染的权利,两者如何平衡?老陈认为,鸽友要有公德心,做到口勤、手勤,就不会影响他人生活。口勤就是向邻居多做解释工作,手勤就是及时清扫信鸽的排泄物,清除污染源。 老陈的家里非常整洁,房间内完全没有鸽子粪便的臭味,即使站在鸽舍门外,也闻不到难闻的味道。由于养鸽子很多年,而且卫生做得很好,邻里们都非常理解。而且老陈家的鸽子一般是空腹时才放飞,这样就不会在飞行途中乱排粪便,鸽子吃饱了之后就关在鸽舍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