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普通通的鸽友。他立志要培育出“短距离能快,长距离能到”的全能鸽子。他成功了!---记者手记
2004年7月6日,江苏省靖江市信鸽协会做出决定,命名CHN10-01-199389雨点砂眼雄鸽为:“雄鹰号”。
在2004年江苏省超远程大赛2500公里新疆哈密放飞中,由刘和松作育,季克祥作翔的这羽“雄鹰号”,用21天时间飞完2720公里赛程,荣获泰州市雄组冠军、靖江市冠军。由刘和松本人作翔的“雄鹰号”的平辈兄弟,00-471451雨点黄眼雄鸽也于7月19日早上报进,荣获泰州市雄组亚军、靖江市亚军。
雄鹰展翅 名血开花
刘和松今年49岁,家住靖江市团结镇,国家二级裁判,泰州市裁判。刘和松在鸽界知名度较高,给人的印象是歉虚、稳重和诚实。他善交朋友,乐于助人,用我们鸽友的话说就是,非常“哥儿们”。
我们在靖江市采访时了解到,刘和松的“雄鹰号”这一路鸽是征战沙漠的好手,在超远程赛中的成绩十分突出,尤其在艰难的比赛中它们的表现更为优秀。 1995年江苏省放飞2300公里甘肃苏勒河,刘和松的江苏93-165379雨点黄眼雄鸽从全省4560多羽鸽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江苏省总冠军。刘和松告诉我们,这羽江苏省苏勒河总冠军还是一羽遗传特别优秀的种鸽,是“雄鹰号”血系鸽的领军“人”物。它的多羽后代鸽在江苏省较大规模的超远程大赛中获奖。
2001年江苏省2400公里甘肃敦煌大赛是一次十分艰难的比赛,放飞期间碰上新疆、甘肃一带长达近两个月的干旱和45度左右的高温,而沿途也正好进入高温季节。全省共集鸽5832羽,而归巢鸽仅60羽,归巢率仅为九十七分之一。归巢1羽敦煌是多么不易,归巢1羽敦煌是多么幸运?!然而年轻的靖江鸽友邵贤红就是1名幸运者。由刘和松作育,邵贤红作翔的99-150669雨点黄眼雌鸽(省苏勒河冠军的子代鸽)不仅从敦煌归巢,而且获得了较好的名次,它获得了江苏省敦煌雌组20名、泰州市3名和靖江市冠军。
信鸽能从2500公里新疆哈密归巢,这是每一个长距离赛鸽爱好者梦寐以求的。而现实中哈密归巢鸽极少。1988年江苏省首放新疆哈密,800多羽信鸽放出仅归巢9羽。1991年上海4550羽赛鸽远征新疆哈密,归巢率也仅在10%左右。2004年江苏再次冲刺新疆哈密,和众多的超远程赛鸽高手一样,刘和松也十分想在自己的棚中添上1羽哈密鸽。所不同的是,刘和松不象有的鸽友那样,一放就是十来羽、几十羽,采用的是“广种薄收”的策略。而刘和松历年来放飞超远程都是少而精,仅用2-3羽鸽子上阵。这也是省内外鸽友仰慕他的超远程鸽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一次放飞新疆哈密刘和松送上省苏勒河冠军的后代鸽3羽,他的好友季克祥也将刘和松赠送给他的省苏勒河冠军的孙代鸽送上了放飞新疆哈密的赛鸽笼。
7月4日下午,季克祥和往常一样走上鸽棚准备赶鸽子家飞,走进鸽棚他的眼睛突然一亮,他的那羽由刘和松的省苏勒河冠军子代鸽作育出的,环号为01-199389雨点砂眼雄鸽从哈密回来了。季克祥赶紧打钟到鸽会去报鸽,时间被锁定在7月4日16时。同时,他在第一时间将好消息告诉他的好友刘和松,他要让哈密鸽的育种人一同来分享到鸽的喜讯。次日之后得知,季克祥的10-01-199389雨点砂眼雄鸽喜获2700公里新疆哈密泰州市雄组冠军、靖江市冠军。靖江市信鸽协会为了褒扬这羽从戈壁沙漠英勇归来的鸽子,7月6日命名它为:“雄鹰号”。
7月19日是刘和松十分开心的日子,由他本人作翔的00-471451雨点黄眼雄鸽,也从哈密回来了,荣获新疆哈密泰州市雄组亚军、靖江市亚军。刘和松告诉我们,这是一羽省苏勒河冠军的孙代鸽,是“雄鹰号”的平辈。该鸽参加过多次500公里以上的放飞,曾经获得过靖江市1500公里8名等好成绩。
潜心育种 偿到甜头
努力培育出“短距离能快,长距离能到”的鸽子,也就是广大鸽友所说的全距离比赛的鸽子,这是刘和松几十年来一直苦心研究的课题。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和松成功了。
刘和松告诉我们,这一路鸽子在他自己棚中曾获得1997年500公里靖江冠军、1000公里八市联赛总冠军, 2001年500公里靖江冠军、泰州市季军。由季克祥作翔获得1998年嘉峪关亚军,首届南阳国家赛跑名,,1999年1000公里5名。由他的徒弟季新华作翔,获得靖江1998年1000公里6名,500公里幼鸽亚军。由鸽友张玉堂作翔,获得2004年泰兴市800公里总冠军。由他的徒弟刘灿银作翔,获得1999年1000公里八市联赛总亚军、靖江市亚军,2000年1000公里泰州市总冠军,全国分速总冠军等。
刘和松培育“矩距离能快,长距离能到”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将本棚超远程鸽品系鸽中成熟相对早一点的,在中短距离比赛中获过奖的优秀赛鸽提取出来,进行换代交配。当然,这经历了长期的准备与积累,以及试验和实践。
我们触摸了“雄鹰号”这一路血统上的一些鸽子,发觉它们较有个性特点。其一是,外型比较固定。这一路鸽大都是中等体型,龙骨稍长略平,肌肉比较柔软。清一色的毛花,中雨点偏深。眼睛以深鸡黄为主。其二是,早熟。这一路鸽正常四、五个月就能参加比赛,幼鸽当年秋天就能放飞500--800公里,乃至1000公里,第二年春天可放到1500公里。刘和松告诉我们,这一路鸽1000公里比较利害,一般在第二天上午8:00―9:00就能见鸽。其三是,超远程归巢稳。刘和松参加2000公里以上级别的超远程比赛每次仅放2―3羽,但基本上每次都能到鸽,而且每次都能进入较好的名次。刘和松道出了其中的奥妙,这一路鸽比较能吃苦,善于在恶劣环境里飞行和生存。
继承光大 培育精英
刘和松介绍说,这一路鸽子的根源来自于汪顺兴的吴淞系。
1989年刘和松利用到上海办事的机会,经常性去拜望汪顺兴老前辈。与其他鸽友不同的是,刘和松初次上门并不提引种的事。直到第三次登门汪老前辈开口问他的情况,他才道出内心的苦衷,养了五、六年鸽子,每一回比赛,训放到100公里左右的南京六合鸽子就丢得差不多了。汪老前辈随及从棚里挑出2羽鸽子给他。“这羽母鸽回去做种,这羽小雄回去比赛。”临别时汪老交待他。第二年春天刘和松用汪老前辈指定的那羽小雄参赛1000公里,那羽雄鸽果真不负重望,飞了个第4名。而那羽母鸽确确实是一羽神奇的种鸽,它的子代飞出了江苏省2300公里苏勒河总冠军。
谈到今后打算,刘和松说了一句话:努力继承光大,培育国血超远程精英。
如今,刘和松采取近亲提纯,杂交复壮,远亲回配等方法,培育自成体系和特色“吴淞鸟”。在这一路血系鸽今后培育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刘和松提出了三个“不”:一是血统交配不杂,以吴淞血统为主;二是身体素质不退化,坚决淘汰体质差的;三是外貌特征不变,培育定型“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