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问 吧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鸽友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精彩日志 杂 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首页 特别报道 各地快讯 图片 鸽坛论剑 鸽坛杂谈 热点论坛 养鸽经验 信鸽知识 讨论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鸽坛杂谈 > 人物特写
背景:
阅读资讯

再回首 我心依旧---怀念杨登元先生

日期:2002-05-09 来源:信鸽365 作者:信鸽365  浏览次数:次 [字体:大 中 小]
再回首 我心依旧---怀念杨登元先生


    98年在西翁鸽育种大师杨登元先生辞世之际我应邀北京<<赛鸽天地>>撰文纪念,2002年5月9日是杨先生四周年祭,今日重读此文思绪千万。又闻今春江苏省二十万羽大赛总冠、亚军系出与笔者有同门之谊的常州汤敏先生棚。虽未与之谋面,但彼此师从广州祝匡武先生。我得益于祝先生之海茨曼西翁,汤先生得益于祝先生之杨登元西翁原鸽早已是鸽圈中鲜为人知的事实。感慨之余,想起一句名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相信更多的人对西翁这一百年名系有深入的了解和爱惜。
                                                     -----编著碎语

    作为西翁爱好者,上海杨登元先生的病情一直是我这个杨先生“小朋友”关注的事情,肠癌扩散成肝癌的两次手术,鸽界不少人士也都略知一二,只是为照顾先生的情绪,大家及其家人都一直瞒着他,从内心祝福他与心爱的鸽子走完最后的人生历程,用一生的经历来垂昭后人。
   不愿接受的事实终于来了。1998年5月9日,一代西翁鸽育种大师终因不治离开了我们。因先生为穆斯林回教徒,有着本民族独有的宗教礼仪,家人不忍过多惊扰朋友,得到消息,是一切仪事已办妥的通知书。一个爱鸽一生的老人就这样静悄悄的离开我们,离开了钟爱一生的鸽子。
   今年2月8日,笔者与石家庄市鸽友王小明赴沪参加国际名鸽拍卖会,到先生家探望,顺致武汉鸽友的问侯。后又得知先生已非往日神采,日渐消瘦的身体恐怕……见先生一面的愿望愈来愈强烈。
   3月13日,经过近半月的安排,武汉、石家庄两地的鸽友践约来沪探望老先生。想想,那天见先生最后一面到现在只不过月余,先生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浮现,倘如昨天发生的事情一样。
   我的石家庄鸽友王小明,早已是北方鸽友心中收集、繁育、发挥杨登元西翁鸽的知名人物。从八九年认识先生开始,上海――石家庄两地走得勤,跑得多。每年十几,几十只的大量引,连先生自己也侧目相看。即使现在,王小明棚中引进了不少的外系名鸽,以西翁作基础种鸽,引进外血改良,创造新品种,也仍是他的一贯方针。
   由于大家都是多年的老朋友,也就少了初次见面的客套与拘束。杨先生静静地坐在房里的沙发上,与半年前我见到的那个先生判若两人。对于我们的到来,显出少有的兴奋。破例让我们把他搀扶到鸽棚,让王小明抓出一羽羽爱鸽给我们欣赏,介绍给我们听。
   由于先生的后人里没有爱鸽人,这一棚西翁鸽子的命运鸽界人土倍为关注。早有大腕人士整棚移植与先生商洽,也都是不欢而散。不知道这个时候再提这个事情合不合时宜。王小明同样也谈起了先生鸽棚转让的事情。当然,所开出的价码,早巳高出先前人土所开出的标准。
   一旁的我看到,先生的脸“刷”的阴沉下来,“不卖,不卖”一句生硬的回答进出来。“我的病情已经稳定下来,今年五月份,我还要作出一批幼鸽呢?” “除非…………”我们明白,这是先生不愿说出的事情。他还不知道自己的真实病情。一个―生与鸽为伴的养鸽人怎能够在最后的时光里离开―生引以为自豪的鸽子。古今中外不少知名鸽人在自己晚年激流勇退。而这样―个老人最终仍选择了留。用鸽子这一精神支柱顽强与病魔作斗争。一辈子的心血远非能用钞票来衡量。早也听说并见识先生是一个什么鸽子都能卖,什么鸽子也敢卖的玩主。这一次我终于见识,鸽主卖鸽的认真态度,可以说,既是对鸽友的负责更是对自己声誉和鸽子的负责。
    话锋一转,谈到了先生的镇棚之宝。那羽全白喙,全长白趾,深斑黄眼麻雀85―35819老雄。好鸽人人爱,谁不是呢?对于此羽,养先生鸽者无不以不能拥有为憾事。对于求购之人,先生都以“除非自己不再养鸽子拒之。一则先生对此羽感情确实太深,二则该鸽年龄也过大了些,对于买鸽之人也无多大益处。已有不少“麻雀老雄”直子的王小明对“麻雀”一族的喜爱仍意犹未尽。既然不卖,借用也行。放下三千元钱,三月为限,不管配不配鸽,有精无精,定按期返还。三千元钱权作老先生的精神补偿。
    倒是先生发话了:“一年来麻雀老雄确实无精,再没有作出一羽子代。最后一羽子代已被广州祝匡武引走。现在棚中已无一羽麻雀子代了。”  略作沉思的杨老又道:“小明前几年你引走的麻雀子代可不少罗。四川都没有你引走的质量高”
    “那当然,川军爱绛,冀军爱斑(灰)。这可是在您这学来的规律哟。不过,这些子代大多数已经让老祝(广州祝匡武)搜罗走了,他在您麻雀后代鸽上面可是不遣余力啊!”王小明接过话来,接着历数了石家庄这几年引进的麻雀后代在鸽赛上的赛绩。一旁的石市鸽友田平插道:“您的鸽子配您的鸽子(近亲配),八九个月飞到一千公里进入前名次。杂交吴淞或外系飞得更厉害!”说到这里先生显得有些激动,“现在可不一样了,你看谁家没有几只外籍鸽。中国人养鸽子,鸽子要硬,骨头也要硬,现在的人都是人家的鸽子好,骨头一软,再硬的鸽子也得软下去。身边最多最近的鸽子都养不好,还养远的鸽子。不懂鸽子,干脆不要养鸽子。”……先生躬着身子剧烈的咳嗽了几下,呷了几口茶,喘着气,目光缓缓的转到对面柜子上一排金灿灿的奖杯。“这一年我(因病)没有操持鸽子不能比赛,今年还要出批小鸽飞一飞,比比谁的鸽子能飞。”    
    记得96年夏笔者赴先生家,先生就曾给我看过几羽小鸽,并说要在上海市的大赛中一飞高下,而其中上海回归杯96―129778灰黄眼雌鸽更是因集杨登元西翁鸽多年之精华,直接用92年福州冠军黄眼灰雌交配千公里十名(区)作出的子代使我留下深深印象。而后,这羽鸽子也在上海市千公里大赛经历洗礼。胜利荣归。
    遗憾的是,因为先生的病情,这羽鸽子没有继续飞下去。王小明的上海之行,先生感其对西翁鸽的认识和诚心,连同另两羽一并转让给王小明。即使先前已有鸽坛名流开出天价求购此鸽。更想不到的是,因为先生的仙逝,这羽灰雌鸽,成为先生亲手作育之最后一羽竞赛归巢鸽。
    杨登元先生永远地走了。“仁者爱人,智者爱鸽”。这句话我觉得是对先生很好的写照。这是因为他真实,不虚伪,不说假话,也不装腔作势。虽然这种倔犟的性格往往会令对方不快,但事后证明这恰恰是对朋友的一种负责。养先生的鸽子,如若是在与一个隔世的高人交流。先生自己的厌恶和喜好,理想和追求通过鸽子全部传达给我们。回首先生的养鸽历程,体验先生的养鸽风范。那种爱鸽之心,喜鸽之情,那种对国粹的坚实与自信,如果没有亲自去体验,平常人哪能领悟到真谛呢? 
    掩卷东望,江水滔滔。西翁犹在,登元已逝。
    再回首,我心依旧。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成功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访哈尔滨市700公里冠军得主孙文学
点击竞翔奖杯的另一半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最新更新
热门点击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发展历程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10 xinge365.com 版权所有 信鸽365 - 中国信鸽第一资讯信息门户网站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