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问 吧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鸽友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精彩日志 杂 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首页 特别报道 各地快讯 图片 鸽坛论剑 鸽坛杂谈 热点论坛 养鸽经验 信鸽知识 讨论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鸽坛杂谈 > 趣味话题
背景:
阅读资讯

两位老鸽友飞鸽传书相互问候

日期:2013-07-11 来源:信鸽365 作者:廖庆升 关铭荣 陈诗  浏览次数:次 [字体:大 中 小]
两位老鸽友飞鸽传书相互问候

不发短信,不打电话,68岁的张依伯和朋友老肖用信鸽频频书信往来。

    “最近好吗”、“身体舒服些了没”……虽同处一城,但各居一隅的两位老人,时常通过信鸽传递几句简短问候,保持着彼此相识20多年的温情。

    张依伯说,自己从小就喜欢养鸟。1982年,调到福州工作后,养鸟兴趣慢慢转移到信鸽身上。1986年,张依伯加入信鸽协会,那时,小他几岁的老肖担任会长,两人都在铁路部门工作,有着共同爱好、性格接近的两人一见如故,相交至今。

    5年前,张依伯退休了,他搬到鼓楼区北二环永恒新村,由于住的地方相隔较远,两位好友见面的机会少了许多。3年前,张依伯忍不住在杂物间开辟一角,养了些鸽子。这时,老肖送来了几只年幼的信鸽。等鸽子长大时,张依伯萌发了一个念想:可以用信鸽作为他和老肖之间的联络大使,这比上网、打电话、发短信有意思多了。和老肖一商量,对方也认可。

    训练信鸽懂得在两家人之间来回飞,还不会迷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张依伯挑选了几只信鸽,在自家和老肖家各养一段,先让信鸽熟悉两家人的鸽舍。之后,先进行单向飞行,让信鸽掌握路上的环境。足足训练了大半年后,信鸽终于实现了双向飞行。“我们两家直线距离蛮短的,就几公里,鸽子也飞丢过。”张依伯说。

    两人之间传信的内容也很简单,几句类似于“最近好吗”、“身体舒服些了没”之类的话语,“不过,看完大家心里都很舒坦”。张依伯说,之所以用信鸽联络,因为收到信的那种感觉,是电话和短信无法替代的;最重要的是,有时候鸽子不懂飞回来,对方会亲自把它们送回来,“这也为两人见面创造了机会”。

    不过,养鸽之路并不平坦,有人投诉杂物间养鸽不卫生,影响到了邻居,于是,今年开始,张依伯陆续把鸽子送人。如今,他的鸽舍里只剩4只鸽子,其中一只刚出生,还不会飞行。“过几天都送人了。”张依伯说,虽然不舍,但为了照顾邻居的感受,必须这么做。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有眼力吃饭更容易
鸽子像直升机那样飞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最新更新
热门点击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发展历程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10 xinge365.com 版权所有 信鸽365 - 中国信鸽第一资讯信息门户网站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