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幽灵--遗传拾遗
当那群白鸽飞向蓝天,在白色浮云之间上下盘旋,它们在一圈又一圈地拔高。我翘首极目蓝天,见那些白色的身躯越来越小,这时真分不清哪是鸽哪是云,那一刹,一缕油然而生的恋鸽情思也随之飘然而去,萦绕在白鸽和蓝天白云之间,久之又随风而逝。白色是那样圣洁,又是那样洁白无瑕。像那混沌之初,没有邪恶和扭曲。有谁知,就在她那晶莹剔透薄似蝉翼的白色轻纱下,覆盖着神秘的白色幽灵之谜。
在自然界中的物种来说,同一个物种的个体彼此的形态结构都是十分相似的,但在高等动物中,偶尔也会出现有异于同种动物的个体,特别是在羽色或毛色等体色上与同种动物的其他个体有着明显的差别,但其体内的结构、脏腑与同种的其它个体并无差异,同样具有繁殖能力。这种体色异常的个体一般都呈白色,因而被叫做白化动物。白化是动物一种不多见的现象,从昆虫乃至高等的灵长类动物都广泛存在。
相关资料表明:“白化是由于动物细胞染色体的基因发生变异,可由亲本遗传给子代。白化动物是一对隐性基因纯合子的产物,虹膜大多为红色,它们怕光、眼球颤动、易患皮癌等”,就白化物种而言,在大自然中也容易被天敌攻击,所以比正常个体生存要艰难。白化动物大部分都不常见,难识真容,只能从图片资料去了解它们。现已被发现的白化动物有:白色大猩猩、白色狮子、老虎、长颈鹿和白鹿,白色松鼠、袋鼠、刺猬和白蛇等。白化的鸟类有:白色孔雀、喜雀、乌鸦、驼鸟、白鹗和白色秃鹫等。被白化的水中动物有:白鳄,白色甲鱼和白龟,大白鲵,白色蛙和鱼等等。
在自然界中也有很多动物的毛色或羽色是白色的,如白色信鸽、白色观赏鸽、北极狐、北极熊、北极狼、白天鹅和白鹭等等,但它们并不是白化动物,其白色的体色是显性基因的正常表达。动物中的一些白色动物与被白化动物极相似,若要区分它们,最简单的办法是观察它们的眼睛,白色动物的眼球是黑色的,而白化动物的眼球由于不含色素,大多呈粉红色或血色。
遗传学表明:基因影响动物体色的途径是十分复杂的,主要是控制酶的活性,通过酶来控制体内的生化反应过程,最后决定了动物的形态,即动物的羽色、毛色或体色。在正常动物的体内,一些苯丙氨酸参与构成动物体的蛋白质,另一些苯丙氨酸则转变为酪氨酸,经过酪氨酸酶的作用最后形成黑色素。而在白化动物体内由于缺少酪氨酸酶,所以不能合成黑色素,形成了白化现象。这也可以说是“非等位基因间的基因互作”。此乃笔者一己之见,有不妥之处请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