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问 吧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鸽友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精彩日志 杂 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首页 特别报道 各地快讯 图片 鸽坛论剑 鸽坛杂谈 热点论坛 养鸽经验 信鸽知识 讨论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鸽坛杂谈 > 鸽友随笔
背景:
阅读资讯

父亲和叔父的鸽子

日期:2013-01-12 来源:信鸽365 作者:  浏览次数:次 [字体:大 中 小]
父亲和叔父的鸽子

父亲和叔叔都是从小特别喜欢养鸽子的,从小就常听他们讲养鸽子的故事。他们年轻的时候,听到哪里有好鸽子,哪里有天落鸟(那个时候西北的很多地方主要靠天落提供种鸽的),哪里有上海鸽子、江苏鸽子、四川鸽子,他们都会立即去,不管白天还是黑夜,风雪无阻。而且他们总会想办法把鸽子买回来,哪怕不吃饭也省钱买下。

    那个时代,尤其是80年代,铺天盖地全是国血的时代,在那个内蒙的小城市还没有正式的比赛,他们只能自己坐着运货火车皮带出去放飞。后来父亲工作调动了,就离开了那座城。叔叔后来居上,在那个城市的鸽界也是很有名的,让我非常自豪。

    先说说父亲。父亲养鸽子最早,70年代就开始养了,所以对中国鸽子的演变和比赛的演变,都比较了解,现在是我的顾问,包括鸽舍的建造顾问。

    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我国的信鸽比赛主要是远程赛,500公里和700公里比赛也都是为超远程比赛作准备的。那时候饲养的也基本上都是“国血”鸽子,主要是李种、汪种、高家绛、“二对五”、“鸭头”等“国血”鸽,也有一些“西翁”或其它的。

    而据我父亲讲,他那时候饲养的鸽子中,种鸽几乎全部是天落,其中江苏、上海的多些,四川占三分之一。父亲说,他几乎不知道任何一只鸽子的血统,只能根据鸽子的个体特征来配对育种,当然有时也能估计出有些是李种或别的血统。因为只有他有上海、四川等地的鸽子,而且他最多,所以非常有名,经常有鸽友上门欣赏这些美丽的宝贝。因为那是煤城,所以货运火车特别多,他们就把鸽子带上货运车皮,运到别的城市放飞。

    记忆最深的是,我上小学了,那时候我们已经举家迁到了另一座城市。那时的楼房,南北两面都会有一个敞开式的阳台,不像现在这种封闭式的,所以北面就是我家的厨房,南面就成了父亲的鸽棚。父亲在一侧搭上种鸽棚,一侧搭上赛鸽棚。这座城市78年成立的协会,比赛不多,父亲就和几个鸽友参加了,训放依然沿用过去的方法,用火车运,几个人自己放。这个阳台这里就成了我放学后最喜欢的地方,感觉永远充满阳光。

    有一年,记得没错的话,应该是88年,我和父亲在阳台上看鸽子。我正学着抓鸽子和分辨鸽子呢,突然有一只雨点鸽子落到了阳台上的栏杆,身材不大,到处张望。我父亲拉着我赶紧回屋,等了几分钟,鸽子直接飞进了赛鸽棚喝水,爸爸和我当时都特别高兴。我赶紧随着爸爸去看,爸爸抓起来,仔细看着,然后说是85年的小雌鸽,说都过了一年了,饿得太瘦了。晚上就有很多鸽友叔叔来我家一起欣赏爸爸的这只鸽子,说这是他们中间唯一回来的一只鸽子,剩下的我就记不住了。

    后来等我上初一开始,我就从爸爸手中接过鸽子,开始自己养鸽子,爸爸就成为指导了。但是叔叔一直还在养,所以我就和叔叔一起养、研究鸽子。

    叔叔的鸽棚一直以来都很大,起初只有一间房子,外面两个棚。后来变迁过多次,每次都有新花样,每次都有不同的“机关”。我记得叔叔的棚中还是有很多上海的、江苏的、四川的鸽子。记得最深的有一只足环上写着“黄浦大奖环”,还有一条腿断了一半的鸽子,还有很多黑鸽子、红鸽子,灰的少。还有就是我感到最奇怪的,两只黑鸽子配在一起会出红鸽子。

    当时周围鸽友送叔叔个外号叫“子弹”,意思是说叔叔的鸽子飞得比箭还快。这是因为一次比赛中,叔叔的一只鸽子飞得超快回归,而且每次比赛都如此,这在当时是很震惊的事。

    那时候我放假一去奶奶爷爷家,每天就帮叔叔喂鸽子、扫鸽棚,静静地欣赏叔叔的鸽子。毕竟那时候,上海、四川鸽子还是相当宝贝啊,我怎么看都看不够。

    后来,等我参加比赛的时候,依然是父亲和叔叔帮我配对育种,我喂赛鸽,参加比赛。所以在父亲和叔叔那里,我学到了非常多的鸽子知识。

    我一直有个疑问,中国信鸽界发展几十年了,信鸽种系换了多少波了,父亲养鸽子四十年了,叔叔也30年了,但是他们手上依然还有过去开始养鸽子的那些种鸽的后代,好多代了。现在我也越来越懂鸽子了,感到这是多么不容易的坚持。

    现在,我毕业工作了,也到了一个新的城市,养鸽子的条件更为不好了,地方有限,养不了多少鸽子,所以,我也就不怎么养种鸽了。种鸽都是叔叔养,我每年送环子过去,从叔叔那里拿幼鸽过来比赛,成绩还不错。爸爸就指导我留下的几对种鸽育种、训放和饲养问题。

    挺快乐的,父亲、叔叔、我,两代养鸽人。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小地方高奖金
直击赛场——从学徒做起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最新更新
热门点击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发展历程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10 xinge365.com 版权所有 信鸽365 - 中国信鸽第一资讯信息门户网站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