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天价鸽
北京信鸽拍卖会此起彼伏,每周几乎好几场,把拍卖师们累坏了。
一羽信鸽能够销售到300万元人民币,这是不是全球最高价?笔者孤陋寡闻。这羽信鸽自销售后,没有被炒作起来,也没有了下文,可惜了这羽高价鸽。同样,乔思的白雪公主售价高达140万元,在中国鸽界已经是家喻户晓。两羽高价鸽的结果反差很大,前者无声无息,后者被大力宣传。也许不久的将来,白雪公主的后代会成为黄金鸽,将被热销。据说,预定白雪公主后代的鸽友真是不少,可是家俊鸽业则是不卖子代。如果销售的话,早已是销售一空,因为,在中国一些鸽人购买金鸽时真是一掷千金,而普通鸽友在高价面前是不敢问津的。
300万元的高价鸽成为真正的收藏品了,没有人知道其真正的底细。而白雪公主则大做广告,这不完全是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社会效应。在中国,不知有多少高价鸽被关注,用社会效应这种新颖的方式吸引鸽友的目光,对信鸽文化的传播是有益处的。
许多买家把高价鸽留在棚中,繁殖出的幼鸽带上金足环,一是表示这是高价鸽所直接生育,二是声称限量繁殖。这样的话,升值空间和潜力十分大。据说某位老板,其高价鸽的子代预定到了两年后,且销售价不低。当年如此高价,经过大肆宣传和炒作后如此丰厚的回报利润,高价的成本早已捞回,所以,高价购鸽之风大行其道,怎能不让人趋之若鹜?
高价买,再高价卖,这是收藏家的法宝,否则就没有收藏行业了。在鸽界,许多的信鸽饲养大户也逃不出这一赚钱的原则。在行家眼里,每一次引进都会演变成一次巨大的进步,其原因就在于新的种鸽比以前更易获胜,这是富有鸽人的专利,也反映了一种消费心理。
令人吃惊的是,有些人热衷于高价,而忘却对信鸽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只能让我们的精神食粮变得庸俗。富人高价买,低收入鸽友只能过眼瞧睢,这一现象传达出截然不同的信息,越富有越有好鸽子,对刚达到温饱的小鸽友来说,高价则是太奢侈。
谁在买高价鸽,高价鸽的后代如何?今天的高价鸽热销有无文化传播上的意义?且待若干年以后的发展再评说了。
从目前来看,某些鸽人以高价买之名行高价卖之实,这恐怕也是高价鸽热销的一个重要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