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一翻各地区的竞赛成绩单,鸽友就会发现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岁数较大的鸽坛老将虽然有着丰富的养鸽和竞翔经验,但是上榜的寥寥无几,能高中榜首的更是少之又少。原因何在?笔者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赛制发生变化。中国的信鸽在早期的几十年中,以长距离竞赛为主,重视的是1000--3000公里的比赛,以飞得远作为好鸽子的标准,虽然与国际信鸽竞赛理念差距甚大,但是老将在当时无疑是占优势的。近几年来,以中国加入世界鸽联为契机,中国的信鸽竞赛逐步与国际信鸽竞赛接轨,比赛的重点由长程、超远程逐步转移到短程、中程,隔夜的长距离比赛大有退出历史舞台之势。国际信鸽竞赛的先进理念已渐渐深入中国鸽友之心,年青鸽友思想活跃,对新事物反应快,接受能力较强,引种时气度非凡,瞄准国际名家、超级强豪,一掷千金,引进一批又一批的世界名血名种快速鸽到棚里安营扎寨。无疑,年青鸽友先进的理念、优良的种鸽和科学饲养管理占了先机。 二、经济状况不佳。处在这种年龄的鸽友,绝大部分收入很少,况且上有老,下有即将步入社会或面临结婚的子女,经济负担十分沉重,无能力用四、五位数乃至更多的的资金去引进良种,既使用三位数的资金引种,对他们来说也要咬咬牙。下岗的、退休的经济状况更差。对比年青鸽友引种。老将望尘莫及,除了无奈的叹气和摇摇头,别无他法。 三、身体状况渐差。人上了岁数,身体状况愈来越差,体力明显不足,力不从心,直接造成饲养管理、卫生保健和训练不到位,与年青鸽友相比差距很大。 四、观念陈旧。(1)历经几十年传统的信鸽竞赛,老将日积月累年复一年的形成了一些鉴长程鸽和打长程比赛的经验,棚中拥有的“精兵强将”多是长程赛鸽,无法在短中程赛中与年青鸽友喜爱的短中程快速鸽抗衡,却又固守着曾经立下战功的“爱鸽”无法割舍;(2)旧有的飞的越远越好的思维惯式,使老将对短中程快速赛不屑一顾,持否定态度;(3)鉴鸽手法落后,仍是运用鉴长程鸽的手法来鉴短中程快速鸽,诸多优秀种鸽被落后的手法筛除;(4)偶尔运用几羽短中程快速种鸽,却又这个舍不得放,那个舍不得飞,用作出的不理想的鸽子去打比赛,如此反复,恶性循环;(5)倚老卖老,瞧不起年青鸽友,遇到年青鸽友请教,不愿将所谓的“秘笈”传授于人,或是推辞,或是吞吞吐吐。 五、文化素养较差。在中国鸽坛,具有高学历、高文化素养的养鸽老将终究是凤毛麟角,大多数老将文化素质较低,低素质造成老将对新事物拒绝接受或接受慢,经验的积累不完整,支离破碎。 上述原因之外,还有其它诸多因素,不一一赘述。 鸽坛老将对中国信鸽事业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在动乱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中,中国的信鸽事业面临着毁灭性的打击,许多老将节衣缩食,甚至冒着生命危险(绝非危言耸听)保存了信鸽,为日后中国信鸽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出现老将不胜的现象,令人十分遗憾。笔者真诚的希望老将能换发青春,以强者的姿态,横刀跃马,驰骋中国乃至世界鸽坛。鉴于此,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一、转变思维方式,适应当前赛制。“适者生存”是自然法则,在赛制已经发生变化的时候,必须顺应潮流,切莫螳臂挡车,违背自然规律必将被历史无情的淘汰。老将可以适当的保留少部分精品长程鸽,以应对目前仍然存在的长距离竞赛及满足于自己的喜好,但应将短中程鸽作为重点予以发展。 二、谦虚谨慎,不耻下问。老将要和年青鸽友交朋友,虚心学习他们的敢打敢拼精神和短中程优良鸽鉴别方法,切忌固执己见,当你真正成为年青鸽友的朋友时,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不要随便买鸽子。(1)买十羽三流鸽子,不如将这些钱集中起来买一羽一流鸽子。任何“花小钱买一流鸽子”的想法都是非常幼稚地。(2)要了解售鸽人的品质,远离骗子。 四、不必为儿女打工。适当的帮儿女是人之常情,但没有义务把血汗钱全部“孝敬”儿女,俗话说得好,“儿孙自有儿孙福”.留一点钱孝敬长辈,留一点钱做应急,留一点钱满足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老将各人境况不同,因此,上述对策不一定适合每一位老将,仅供参考。 2004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