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问 吧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鸽友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精彩日志 杂 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首页 特别报道 各地快讯 图片 鸽坛论剑 鸽坛杂谈 热点论坛 养鸽经验 信鸽知识 讨论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鸽坛杂谈 > 鸽坛花絮
背景:
阅读资讯

中国唯一的“军鸽队”探秘

日期:2009-10-29 来源:信鸽365 作者:信鸽365  浏览次数:次 [字体:大 中 小]
中国唯一的“军鸽队”探秘

  在云南昆明,有一个名叫关上的地方,每天早上,都会有许多鸽子在这里的天空盘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些鸽子都享有部队正式编制的待遇,有专业的战士训练。这正是我国唯一的军鸽部队。

  英勇军鸽屡立奇功

  云南红土高原上,至今保留着我军唯一的一支军鸽队。

  初秋的云贵高原,边防某部举行的军事演习激战正酣。山谷里,一支部队被围堵,在强大的电子干扰下,通信信号中断了,眼看就要被对方全歼,情况十分危急。突然,一只黑褐色军鸽拍打着翅膀,悄然冲出山谷,直奔指挥部。

  很快,战场形势峰回路转,一支援兵仿佛从天而降,两支部队迅速形成合力直逼对方……这只带来转机的军鸽,正是出自中国军鸽队。

  据介绍,军鸽有许多现代通信技术无法替代的作用,它不受气候、地形、电波、雷达干扰,具有惊人的飞翔耐力和归巢毅力,特别适合在通信保障相对困难的边防巡逻执勤中使用。

  而且,军鸽隐蔽性强,雷达探测不到,飞行速度最高可达每小时170多公里,还可以载重35克,运载一个4G的存储芯片毫不费力。

  全军仅存的军鸽队

  说起我军军鸽队的渊源,与美国的“飞虎队”有关。早在20世纪40年代,陈纳德的“飞虎队”来到中国参与抗战,因为作战需要,带来了美军的军鸽,这是一些经过筛选、品种非常优秀的军鸽。当美军撤离时,这些军鸽被遗弃,大约有200只,恰巧被住在“飞虎队”附近的鸽子迷陈文广收养。

  解放后,我国开始组建自己的军鸽部队。1950年,当时11大军区相继组建了军鸽队,昆明军鸽队是其中之一。看到自家门口有了军鸽队,陈文广便写信,请求带着“飞虎队”遗弃的军鸽参军,没想到,他的请求居然得到了批准,从此,他成了带鸽参军的特殊士兵。

  20世纪60年代,鸽子突然被列为禁养动物,接着,各军区军鸽队的编制相继被撤销。关键时刻,时任昆明军区司令员的秦基伟起了作用。秦基伟曾任志愿军15军军长,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捕过美国的军鸽,他深知军鸽的重要性。后来,在昆明军区的努力下,军鸽队保留了下来,成为全军仅存的军鸽队。

  不怕鹰的“钢铁战士”

  军鸽未受训练时和普通信鸽并无两样。据说,300只普通信鸽里面,只有100只能够经过特殊训练成为蓝天“通信兵”。

  边防高原地区鹰多,驯养员必须加强鸽子对老鹰的对抗训练。鹰俯冲的速度快,但它翅翼狭窄,盘旋上升速度慢。因而,训练时,驯养员会反复发送强制信号,让鸽群不间断地上升,并把鸽群拉到鹰多的地方,训练如何摆脱鹰的追击。久而久之,鸽子遇到鹰就形成条件反射奋力高飞。

  后来,驯养员经过复杂的多代育种、选择和训练,把军鸽的这种“后天获得性”变成比较稳定的生物学特性,培育出不怕鹰的军鸽――“森林黑”。

  边防部队点多、线长、面广,军鸽要适应边防需要,还必须有穿越高山密林、大漠戈壁和不分气候时段执行特殊任务的能力。为此,军鸽队经过杂交培育,开发出了新一代军鸽“高原雨点”。目前,每次晨练,鸽群要完成数百公里的路程;而夜间训练,则在50公里甚至更远的距离放飞,以锻炼军鸽的夜航能力。

  军鸽伙食有标准

  军鸽队今日的驻地,是二战中原美国空军志愿人员组成的支援中国抗战的陈纳德“飞虎队”旧址。目前,军鸽队只有两名干部、三名战士。

  军鸽的伙食标准有具体规定,夏季在伙食里添加绿豆给军鸽消暑;军鸽换毛时,在伙食里加含油质的芝麻、花生等。每天晚上睡觉前,还要去鸽子宿舍“点名”,检查有没有夜不归营的鸽子……每只军鸽的服役期只有6年到8年,官兵们便在赛鸽楼背面腾出4间鸽舍,专门作为退役军鸽的“干休所”。现在“干休所”里住着150多只“老战士”,他们中很多立过功,繁殖过优秀鸽种。

  截至目前,军鸽队已为部队输送军鸽5万多只,为边防海防部队培训军鸽员1100多人。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044359号为我在科尔沁公棚两次赢得高位奖
好心街坊搭救落水鸽(图)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最新更新
热门点击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发展历程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10 xinge365.com 版权所有 信鸽365 - 中国信鸽第一资讯信息门户网站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