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问 吧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鸽友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精彩日志 杂 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首页 特别报道 各地快讯 图片 鸽坛论剑 鸽坛杂谈 热点论坛 养鸽经验 信鸽知识 讨论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鸽坛杂谈 > 鸽坛花絮
背景:
阅读资讯

在蓝天下飞翔

日期:2003-07-19 来源:信鸽365 作者:信鸽365  浏览次数:次 [字体:大 中 小]
在蓝天下飞翔


  观察
  这是一个盛夏的傍晚。在广州西关几间低矮的平房天台上,穿着白背心或者光着膀子的老老少少们正摇着扇子、坐在小竹凳上纳凉。抬头,乱云不收,残霞妆就,列成队形的鸽子在来回翱翔。一个只穿短裤的中年人正向天空挥舞着那缠上破布条的竹竿,鸽子随着竹竿的摇动,打了一个个的“白鸽转”。

  长年累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眼前浪漫的画卷司空见惯。每天清晨在白鸽们“扑楞扑楞”的拍翅声中睁开双眼,在放鸽人悠扬的口哨中等待夜幕落下,是年复一年的平常事。

  但是如果不说,也许没多少人会知道,赛鸽运动始于咱们广东人,而且它已陪伴了我们好几个世纪。

 
  祖辈相传的运动

  赛鸽成为国家体育总局承认的105个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并且有了频繁的国际比赛,可能是最近几十年的事。但作为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它早已与我们共同生活了无数酷暑严冬。

  近人考证,赛鸽始于1521年(明朝正德末年)的广东潮州。据《广乐新语》所载,至1644年的明末,佛山地区还出现了专门赌赛飞鸽的“放鸽会”。清初,平南王尚可喜还遣人将鸽子送到清远的飞来寺放飞,与友人共饮于越秀镇海楼,以观鸽归。

  这些都是史书所载。赛鸽的故事留存于横街窄巷的老广东中间。古老相传,鸽子象征富贵,只有心地纯正、身家清白的人才能与鸽子有缘,浮浪之徒会对鸽子视而不见。粤语中有许多与鸽子相关的俗语,形容势利眼的“白鸽眼”,到附近逛一圈的专用语“打个白鸽转”。

  古代广东人饲养赛鸽,为的是赌赛赢钱,赢一场往往有数十金的收入。通过利钱,白鸽富贵的象征巧妙地与广东人致富的理想结合起来。时至今日,这种传统运动依然没有衰落。据广州市信鸽协会估计,广州地区经常参加赛鸽的市民足有500人至600人之多,他们少则养有几十羽鸽子,多则养有数百羽。这些赛鸽子一般都会参加比赛。比赛内容就是把鸽子送到一定距离外,看谁的鸽子回巢速度更快。

  赛鸽只有春、秋两个旺季,平常养鸽人也有他们的收入。大城市里禁放鞭炮,所以不少商家开张或大型会展举办时,都会放飞鸽子以求吉祥。在广东,找久经训练的鸽子相当容易。而鸽主也能拿到每羽白鸽3元、5元的收入。

  让人揪心的比赛

  不了解赛鸽的办法,就不会明白为何小小鸽子会得到万千宠爱。在广东,赛鸽分几种。一种是小额奖金的俱乐部赛,只要交纳少许报名费即可参加;一种是“特比环赛”,参赛者临时购买鸽子参赛,价格每枚由50元至500元不等。后一种比赛风险较高,有的花数千元买了几十枚,到决赛时已所剩无几,有的买一两枚即顺利独吞奖金。

  除了这两种比赛,还有多关赛、指定鸽赛、杯赛等众多比赛。越是水平高的比赛,鸽友的投入也就越大,越是刺激。为了取得好成绩,鸽友们要做很多“功课”,从专家处甚至是国外买回名贵种氏的小飞鸽,精心喂食调教。还要把鸽笼修缮得干净舒适,因为据说只有吃好住好,放飞的鸽子才会“想家”,争分夺秒地飞回来。

  赛鸽非常刺激,也往往很楸心。因为比赛都是让鸽子在数百上千公里外回巢,所以受伤和丢失的可能性也很大。有的比赛,用车把鸽子送到河南省,再放飞回来。鸽子怕水惧山,无奈途中要经过黄河、长江,穿越无数崇山峻岭,要躲避苍鹰的攻击、提防猎人的铅弹、挑战恶劣的天气。可以说,每参加一次比赛都是千辛万苦。每次比赛后,鸽子都要休养一段时间。

  广州养鸽专家林先生说,那种每次等待赛鸽归来的心情,就像渴望看到游子回家一样。当看到有的鸽子带着猎人的枪伤,有的肚子都被凶猛的飞禽扒开了,还英勇地坚持飞回来,养鸽人的心里比自己受伤还要难受。林先生说,广东北部的南岭,往往是爱鸽的“鬼门关”,经过长途跋涉的鸽子已经疲惫非常,到这里又要越岭,往往会支持不住坠山牺牲。当所有选手的鸽子都回来,而自家“宝贝”不知所踪时,养鸽人的悲痛不亚于失去熟悉的亲人。赢下蓝天擂台,其中甘苦谁人知!

  本报记者崔旭明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中信沙龙鸽友面面观
致中信――鸽友沙龙汪天民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最新更新
热门点击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发展历程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10 xinge365.com 版权所有 信鸽365 - 中国信鸽第一资讯信息门户网站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