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问 吧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鸽友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精彩日志 杂 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首页 特别报道 各地快讯 图片 鸽坛论剑 鸽坛杂谈 热点论坛 养鸽经验 信鸽知识 讨论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鸽坛杂谈 > 鸽坛花絮
背景:
阅读资讯

名系良种 再展雄风

日期:2002-03-29 来源:信鸽365 作者:信鸽365  浏览次数:次 [字体:大 中 小]
名系良种 再展雄风


                          访“李鸟”育种传人许永昌

    大洋彼岸的养鸽专家(美)卡罗尔・史密斯总结了这样几句话:“要求正确的赛鸽理论,可以从两个方面获得:一是经常获胜的养鸽者,另是他作的鸽,其后代在许多鸽舍经常获胜的养鸽家。”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一晃几年后,笔者清楚记得,1995年报道灌输省无锡市许永昌先生一文中引用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语句。因此,径直找到许永昌先生。

    双方坐定后,笔者重又问及何以情有独钟于“李鸟”,许先生有什么诀窍?因此,主人热情而诚恳地向我讲述自己近二年的新体会:

    一、是一滴主血贯全脉。想当年“文革”期间,许永昌先生的鸽子得益于李梅龄先生的儿子李天圻送到无锡的“李鸟”母子回血鸽157系,它的儿孙在3000公里、2000公里、1500公里、1000公里、500公里竞翔中均拿到数次冠军,可谓成绩斐然。这种“李鸟”种鸽拥有紧薄的羽毛和一双炯炯发亮的眼睛,充分说明吃苦耐劳的习性没有改变。特别是在恶劣天气情况,更容易拿到冠军。开始的年头,西安参赛15羽归15羽,创无锡历史之最。长江后浪推前浪,一年更比一年好。前年许先生用它们的子孙又于首次南阳国家无锡市赛区第五名,1999年克1500公里兰州竞翔中参赛5羽归7羽,2000年春参加2000公里张掖竞翔,放出8羽归6羽,又获第3名、第8名等高位名次。实践证明超远程快速鸽必定是中程、远程快速鸽的真谛。他的鸽在全国连续出成绩,例如:哈尔滨杨国栋1500公里、山东沈生健2000公里2次、李延国1500公里、四川陈福龙、陕西刑小强、小党、江西胡松宇、曾友平、银川马忠良等鸽友均获得过最高名位和高额奖。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2000公里级累计36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许先生培育的“李鸟”后裔在全国各地连续性、稳定性的繁衍,形成了有特色的鸽种群体。

    二、是保持血系优势,以长补短杂交取优。起初许先生是在157系超长距竞翔赛上尝到的甜头,在决胜千里的数十载,频频获得中程、远程、超远程的最高名位奖,确非易事,“李鸟”的连续性、稳定性,令人瞩目。多年养鸽实践,得出信鸽的“种、养、训、放,种是首位”的经验中包含着竞翔取胜的偶然性、连续性、稳定性的相互关系。夺冠偶然性经常有,必然性也存在,但连续性是稀少的,稳定更难。许先生靠的是不断努力,不畏艰辛的滴水穿石的精神。引种、作翔是开始的事情,后来的则是不仅要选留提纯种鸽,还需注意遗传特点进行种间杂交作翔后代,才能有望出成绩。最先他将吃苦耐劳,有韧性的老血统与棚中另一中、长距主血212系进行棚内杂交,一举获得1990年北京亚运会1000公里级西安冠军。在育种问题上,许先生颂向于“将门总会出虎子”的遗传学说,深知引进和培育品系鸽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他在全国鸽界引进外血鸽的热潮中,不是一哄而上,而是沉着冷静地思索,有选择性,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凭自己的经验与眼力,引进了能与自己棚内相配的外系种鸽。邻市鸽友飞得既快又远,使许先生有了底蕴,因而就用去年春天2000公里级竞翔赛中自己的国血与外血鸽杂交,成绩卓著,硕果累累,用直子放飞张掖2000公里级惊获第3名,他将要着手的1000公里级竞翔,果然他在1000公里首翔就呼之地取得显著赛绩,十足地印证了“李鸟”牢固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前华夏大地赛鸽业发展迅速,各地赛事频频,赛程各异。我们在实践中通晓一个道理,任何一个鸽舍,如没有优良的处鸽,休想获取赛鸽成功的业绩。在新的时代,仍然要考虑到我国疆域辽阔的特点,应以700-1500公里赛程为主,但不放弃国外鸽界注视中国超远程信鸽赛程之瑰宝,鸽三十年长程奋斗的两代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我们坚信,许永昌将更加努力地培育出吃苦耐劳、出类拔萃、的超、长、中、短程赛项兼备的优秀鸽系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扬誉神州的台湾在来系鸽
爱上一个爱信鸽的人系列(二)(孙琼)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最新更新
热门点击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发展历程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10 xinge365.com 版权所有 信鸽365 - 中国信鸽第一资讯信息门户网站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