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代的赛鸽运动的改革与发展,就是在沿着欧洲的路线前行,为了让中国的赛鸽运动变成另外一个我们想象中的国家模式。不管是赛制,还是赛鸽,都是西方模式。打造到现在,我觉得很成功,它基本上可以不叫中国了。因为,我们基本上失去了扎根在赛鸽文化里的基本的感觉和尊严。
在西安鸽友座谈会上,有一句话,对我很刺激。他说,中国现代赛鸽运动只有信鸽比赛,没有信鸽文化,找不到一点是中国的东西,不仅是鸽子,还有鸽具、鸽药、饲料、公棚、多关赛、特比环、鸽王评比,还有信鸽育种方法和信鸽理论,都是模仿或者照搬,是对世界赛鸽文化没有贡献的国家,唯一的贡献就是花高价钱买。
在现实的信鸽运动中,对舶来品拿来就用,为新而新,鸽友与鸽友之间基本礼仪丧失,互不尊重,不信任,彼此封锁保密。但对于外来的洋鸽子类的商业广告,大家已经把它当成了常态,以此为荣,非常可怕。
此前,人们休闲快乐型的超长距离比赛基本上被功利性的短距离比赛所替代,尽管有许多仁人志士在呐喊,至今没有一点留念感觉,反而被逐渐淹没,可以大言不惭地说养鸽子就是为了比赛,为了获取更大的名利。
我们还有很多人抱怨,为什么公棚越办越多,参赛费和奖金越来越高,特比环多关赛越来越难打?引进的洋鸽子毛病那么多,鸽药那么贵,我们还称之为现代赛鸽模式!实际上欧洲赛鸽也在变,他们是为了输出赛鸽而比赛,他们创造赛绩鸽给你来买,我们以买到他们的获奖鸽为荣。
我们有鸽友探讨,中国需不需要再高价引进洋鸽子?以中国这样的养鸽人数和竞赛规模,质量与数量已经差不了多少,可以说不需要的。因为,全世界的养鸽人加起来也没有中国多,还有公棚、特比环大奖赛都是我们的零头。
可是现代赛鸽却不能这样简单评价。原本的赛鸽运动就起源于人家,他们最少也有上百年的信鸽竞赛历史,有几代人养鸽子的经历,他们产生了世界级的信鸽品系和名人,制定了很好的竞赛规则,有很好的信鸽育种原理与竞赛技巧,当我们还不适应时,他们就做强了。
中国赛鸽运动是“驴粪蛋表面光”。我们现代赛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制造了许多世界“第一”,但都是数量级的第一,为了奖金而比赛显得越来越抽象,越来越暴露,越来越硬,没有了那种竞赛娱乐的关系。我们惟一需要理解的是现在这种的方式,还能保留多久!
我们相信现代赛鸽运动能使人们的生活更好,这是非常西方的现代观念。比赛多,奖金高,养鸽人对它产生崇拜,但反过来人们失去了在养鸽竞赛中很多的乐趣和体会。养鸽人本来就存在不同阶层,对于最普通的人,也可以养鸽子打比赛。而现在,显然到了为了功利而竞赛的时代,不是为最大多数鸽友服务的信鸽竞赛,它导致了鸽友间分层和分级与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