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问 吧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鸽友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精彩日志 杂 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首页 特别报道 各地快讯 图片 鸽坛论剑 鸽坛杂谈 热点论坛 养鸽经验 信鸽知识 讨论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鸽坛杂谈 > 鸽事杂谈
背景:
阅读资讯

打造中国最牛赛绩鸽

日期:2012-05-24 来源:信鸽365 作者:  浏览次数:次 [字体:大 中 小]
打造中国最牛赛绩鸽

打造中国最牛赛绩鸽 汰留永不舍弃种鸽

养鸽子究竟为了什么?

  我从上小学一年级,从父亲手中接过黑乎乎、红通通的一群远程信鸽,从此开始了我的养鸽生涯。自幼就喜欢鸽子,羡慕它们可以自由翱翔在蔚蓝色的天空中,妒忌它们那优雅的身姿,更为它们无论从哪里放出,都可以回到家的本领而着迷。每天喂鸽子,每周给鸽子洗澡,翻看鸽蛋,查验幼雏,清扫鸽窝,欣赏引人入胜的鸽眼,观看鸽子的主副羽,摸骨看肤。从小就听父亲和叔父关于鸽子的教导“龙骨连耻骨,眼砂干老油亮”等等。从接过鸽子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一生不解的鸽子情缘。前辈曾说:“养鸽这个爱好,一旦上手,终身难舍。”

  言归正传,养鸽二十多年,开始的时候,鸽子越多越好,漂亮的就舍不得放飞。后来觉得能归巢就是宝贝,就留下繁殖。再后来,可以多次归巢就是好鸽子,绝不再上比赛。然后是比赛能赢最好,获奖就是优秀的鸽子。现在,严格按照自己的原则配对、作育、选留,春季作育一群幼鸽,看着一天一天长大,家飞、训放、比赛,希望一年多打几次比赛,让一群鸽子飞丢的就丢吧,归巢的反复归巢,进奖的常进奖,这样方便自己淘汰,方便选留,直观的观察出种鸽的好坏,鉴定自己的育种思路。留下的是最好的,一年几十只能够选留下一两只就好。

  但是现在,有一个感觉,就是协会的比赛越来越少,而参加协会的比赛,鸽子是养在自己家里的,可以随时观察鸽子的状态,知道鸽子的性格和习惯,而且一只鸽子可以在一生中的青年巅峰期打好多场比赛,检验更加准确,鸽子更有价值。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每年育养一批幼鸽,需要等待两三年才能参加十场左右的比赛,淘汰选留速度太慢,有生之年,能够等待多久呢?而且现在都是住楼,能够有多大空间给鸽子呢?每年春季繁殖30只幼鸽,这还不能将全部种鸽都能按自己的要求都给予繁殖机会,也就是有些种鸽两年才能够轮到一次育种机会,就更不要提养一些保姆鸽了,根本没地方,也就不能很好的保养种鸽了。所以现在在楼上养个几十只鸽子的小户,能够每年不间断地出现前名次入赏鸽,简直就是难上加难,也证明了鸽主的高明。

  而现在公棚赛此起彼伏,公棚鳞次栉比,太多了。个人观点,公棚赛是一个好的体育项目,是一个赛事,可以提高鸽友热情,也可以提供一个范围更大的比赛平台。但公棚赛只是一个片段,高额的奖金,毋庸置疑是好事,可以让每位鸽友都大试身手。鸽友看待公棚赛事也要冷静淡定,只要公棚组织比赛,活下来、飞回来,甚至进奖,都是好事,公棚比赛玩的就是这种刺激,玩的就是这种高额奖金下的冒险。

  但是公棚赛的幼鸽,终其一生只能飞一两次500公里级的比赛,只是参加了一个循环的训放,个人理解是血统的天然遗传后的显性表征。但一只鸽子一生只飞了一两场比赛,对于很多挑剔和苛刻的鸽友来说,又怎么能够验证鸽子本身的归巢稳定性、快速遗传性呢?但是可以做种考察公棚鸽子的种用价值。

  那种养在家里,参加10场,甚至20场比赛的普赛鸽子,尤其是多次单独快速飞回,尤其是协会滑铁卢赛事,归巢寥寥的时候回归的鸽子,个人最喜欢这样的鸽子。因为这样的鸽子有一种毅力,有一种气魄,这是可以遗传的,而且很固执的一代一代的重现。而且是鸽子本身真实能力的体现,没有蒙混过关,没有浑水摸鱼。做人要争一口气,活出个性,活出本色,鸽子也要这样。

  曾经建议鸽会,可不可以多搞几次比赛,春季完全可以搞4到5场500公里级的比赛,秋冬季也可以搞4到5次500公里级的比赛。其它时间可以搞300公里级的短程比赛,都是检验鸽子的机会啊。一群鸽子,两年以内完全可以检验出来,种鸽交流和替换也加快了,鸽友的热情也提高了,鸽友队伍也更加纯正专业了。但是协会认为一年3到4场500公里级的比赛正好,要打多了,鸽友就没有鸽子可打了,都飞丢了。呵呵,这不正是证明了鸽子的素质,还有协会的水平吗?试问:比赛越来越少了,鸽友认为没有比赛可打了,还浪费那么多粮食干嘛?当然繁殖得越来越少,养得越来越少了,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如此往复,必然会在某些年份降到一年一两场比赛!

  仔细研究一下欧洲各国的信鸽比赛(尤其是比利时和荷兰),他们的鸽子一生在短短两三年内,会参加20多场不同距离的比赛,从200公里到七八百公里,比赛种类之多,真让人羡慕。再细看,会发现,他们的每场比赛,羽数也差距很大,最多几万羽,最少一百多羽。为什么有如此之大的差距呢?因为他们全年差不多都有比赛,所以鸽子也就越飞越少了,而且每次比赛的组织者不同,参赛范围也不同。但是他们的鸽子却很好,因为多次数的比赛,剩下来的当然是最好的了。欧洲人也很多是小户小棚,但是每年却培育几百只鸽子,就是大面积的做实验,淘汰有瑕疵的,选留最好的。欧洲人从鸽子第一次换好羽毛就开始比赛,先从短距离开始赛起,随着鸽子年龄的增长,距离逐渐变远,这么一路走下来,鸽子不用上手看,还在窝里的就是最好的,接下来最费心的就是看看剩下的这些鸽子哪只能够育种,能够将祖辈的优点更加巩固加强并且遗传下去,这才是玩鸽子啊。

  生活中,身边有一两个喜欢鸽子喜欢到骨髓的朋友,我们总是在没有比赛的时候,自己组织一个小比赛。某一个人带鸽子,让一个人拉出去(呵呵,通常都让我放,唉。),然后放飞,看谁的鸽子回得快,谁就赢,油钱和过路费分担,输了的合伙请客,也有滋有味的。

  前一阵子,准备将我们这种小规模的比赛扩大,因为我们几个最多也就100多个赛鸽,挑战性不大。但是联系了很多朋友都推脱了,看来像我等这样的鸽痴,也叫鸽傻子不多啊。为此我们还专门制作好了奖杯呢,其实我们就是想多搞几次比赛,在我们都有空闲时间的时候,忙的时候就顾不上了。要不辛辛苦苦养一年,得来一对鸽粪。

  还有一位养鸽大户,也是这样想的,因为他有厂子,所以一合计,干脆在他厂子大院里弄个寄养棚。周围几个喜欢鸽子的朋友,然后在附近的几个市,叫一些志同道合者一起交个几百羽,多搞几次比赛。一年下来,也选留几个好鸽子。结果,还是我们几个熟悉的朋友送了些,没有不认识的。

  这一路下来,无功而返,养鸽生活归于原状。但还是觉得一年这几场比赛,交公棚的鸽子只有一场比赛,愧对鸽子啊,生来无用武之地,而且给选留和育种也带来了诸多烦恼。夏季午后,闲聊,闲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永不言败的徐鹏飞鸽友
国家赛西方不亮东方亮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最新更新
热门点击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发展历程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10 xinge365.com 版权所有 信鸽365 - 中国信鸽第一资讯信息门户网站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