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问 吧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鸽友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精彩日志 杂 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首页 特别报道 各地快讯 图片 鸽坛论剑 鸽坛杂谈 热点论坛 养鸽经验 信鸽知识 讨论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鸽坛杂谈 > 鸽事杂谈
背景:
阅读资讯

“天宝公棚”为啥轰然倒下

日期:2011-01-07 来源:向云龙 作者:向云龙  浏览次数:次 [字体:大 中 小]
“天宝公棚”为啥轰然倒下

斐声国内鸽坛的新疆乌鲁木齐天宝赛鸽公棚,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极具知名度的赛鸽公棚,在自治区内奖金最高,而且是在自治区信鸽协会注册并由自治区信鸽协会监赛的公棚。然而,2010年9月29日在天宝公棚500公里决赛现场,却发生了一场轩然大波,观赛鸽友对归巢的前十一羽赛鸽的成绩提出质疑,由质疑发展到争执,进而发展到肢体冲突,并险些发生群体上访事件。时值国庆前夕,又发生在“维稳”任务极重的新疆,事态的严重性不言而喻。自治区派出的裁判委员会发布的“比赛成绩取消,奖金由上笼鸽均分”的通告对稳定现场鸽友的情绪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避免了一场干扰社会稳定的事端。裁判组取消500公里决赛成绩的理由是:“无手工上笼记录”。

    天宝事件回眸

    事情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事态平息了,当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天宝事件”时,虽然因为口口相传,事件衍生出多种版本,但经过梳理仍可使我们了解到当时现场的一些情况:

    一、2010年9月29日14时56分有赛鸽陆续归巢,录入11羽赛鸽后,后续赛鸽未能持续归巢,断档23分钟。各族鸽友对比赛的公正性提出质疑,要求公棚展示十一羽归巢鸽并查看集鸽时裁判的手工记录。现场骚动,同时出现肢体冲突的倾象,幸被现场的一名维吾尔族警官制止。

    二、在鸽友们强烈要求下,裁判员将已归巢报到的赛鸽捉出展示,但鸽友们认为这些鸽子不具备参加过500公里竞翔的体征。(鸽友们可能是根据这些鸽子的精神状态和排出的粪便以及肌肉、羽毛的状况得出这一结论的。--作者注)

    三、2010年9月29日这一天,裁判组先后发了两个通告,一个通告称:2010年天宝公棚500公里决赛,赛鸽1、有暗章,2、有暗贴,3、有天宝公棚电子鸽环。注:无手工记录。此通告由裁判长安广中署名发布。盖有“天宝赛鸽中心”公章。

    另一个通告也是9月29日发布,通告称:“由于特殊原因,500公里比赛取消,其它事宜另行通知。”此通告署名为“裁委会”,但有裁判长安广中先生和另两位裁判员签名。盖有“天宝赛鸽中心”公章。

    四、时过三天,即2010年10月2日,自治区信鸽协会发布“关于新疆天宝公棚500公里决赛的处理办法”。

    《办法》中说:经裁判组研究决定:一、因无手工上笼记录,取消500公里决赛成绩。

    二、500公里奖金、鸽王、团体奖金由500公里上笼鸽均分。

    三、300公里奖金、指定鸽奖金照常发放。

    四、所有归巢鸽免费领回。

    应该说,新疆自治区鸽会在处理奖金发放上还是不错的、稳定了鸽友的情绪,尽自已最大的努力减少了参赛鸽友的损失。但笔者认为,事情至此并不能算完,无论是参赛鸽友还是关注赛鸽公棚防弊打假的人士仍希望进一步了解详细情况,中鸽协裁判委员会和公棚事务委员会,也应当追根寻源,找出“天宝”问题的症结所在,举一反三,增强防范意识,完善防范措施,提高监赛水平。

    几个需要弄清楚的问题

    一、裁判组以“无手工上笼记录”为由取消天宝的500公里比赛成绩是合乎规则的。但需要弄清楚的是,天宝公棚的决赛上笼鸽是全部没有手工上笼记录呢?还是仅仅是领先归巢的11羽赛鸽没有手工上笼记录呢?这一点在2010年9月29日由裁判长安广中署名发布的通告中没有明确。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如果是天宝公棚500公里决赛上笼鸽全部都没有手工逐羽扫描上笼记录的话,那违规的不仅仅是天宝公棚,由自治区鸽会派出的裁判组也有失职之责。如果是天宝公棚坚持不进行逐羽扫描上笼的话,裁判组应依法进行严正交涉,交涉不下来就应当毅然放弃监赛并发表声明告知鸽友,然后退出监赛现场。而现在的情况是,直至赛鸽归巢,裁判组仍在现场。

    如果仅是先期归果的11羽赛鸽没有逐羽扫描的手工上笼记录,这11羽赛鸽的资料也未出现在集鸽工作完成后公示的“上笼清单”上,那么裁判组是没有责任的。如果这11羽未经逐羽扫描手工上笼的赛鸽资料在公示的“上笼清单”上出现了,那么裁判组仍然要负失职的责任,因为 《信鸽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对执裁公棚赛的裁判员是这样要求的:

    1、将棚内赛鸽集中,由协会选派的裁判员进行赛鸽电子足环扫描,核对号码,检查电子环的灵敏度等工作。期间应密切注意电脑显示屏序号与集鸽数是否吻合。

    2、将确认后的赛鸽逐羽放入集装笼内并实施铅封,运送至司放地。

    3、预赛和决赛前必须公布参赛者名单,赛鸽足环号码及电子环号码等信息。

    4、集鸽完毕,鸽舍应彻底清空、加封。

    由自治区信鸽协会派出的裁判组是否按《裁判法》规定的这四条严格执行的呢?漏洞到底出在哪里?是否也应当给参赛鸽友一个交代呢?是否也可以给全国各省市的裁判员们提供一点儿成功的经验或是失败的教训呢?

    二、在网上公布的新疆鸽友写给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同志的公开信中,多次提到先期归巢的赛鸽是11羽,但应现场鸽友的要求从棚中捉出来“验明正身”并公布足环号码的赛鸽仅有9羽,未见公布第2名和第9名的足环号码,而第2名后来还被天宝评为“双关鸽王”,这是一羽国外的参赛鸽,鸽主名冠五洲。天宝发布的成绩一但成立,该鸽价值连城。

    大屏幕显示11羽归巢,而棚中捉出的只有9羽,这是怎样的一个迷局呢?难道这就是鸽界所传说的提前在电脑上做好“局”,只要有鸽归巢,电脑上就显示事先设置好的环号?

    三、一般来说,公棚每次比赛集鸽前都要“清库”,然后“建库”,经过逐羽扫描登录,把每羽赛鸽电子环上所记录的赛鸽信息记录在信息库里,只有这样,赛鸽归巢后才能被电脑计时报到系统识别和确认,成绩才有效。赛前集鸽时未经电脑扫描登录的鸽子,归巢入舍时电脑系统是没有反应的,而天宝决赛的11羽先期归巢鸽却得到了扫描鸽钟的确认,说明这11羽鸽子曾履行了集鸽扫描登录的程序,被收入了信息库。如果裁判组认为仅仅是先期归巢的11羽没有人工逐羽上笼记录,那就有如下两种可能:1、在裁判员们进行逐羽扫描集鸽的时候,还有另外一块扫描扳躲在暗处也在进行同样的工作,将11羽鸽子录入了集鸽信息库,但11羽鸽子事后并未进入放飞笼。

    2、公棚自已另外建了一个信息库,即包括500公里决赛前所有存棚鸽的信息库,集鸽前将11羽赛鸽单独提出来,集鸽时不上笼。决赛报到使用的是公棚自建的信息库,只需在离公棚较近的地点将11羽未上放鸽车的赛鸽适时放出,便会出现赛鸽归巢、电脑确认的仿真效果。天宝事件属于哪一种情况,自治区鸽会和裁判组有必要向鸽友讲清,也有必要向中鸽协裁判委员会通报情况,作为经验交流,促进各地裁判监赛水平的提高。

    就新疆乌鲁木齐市而言,2009年和2010年先后有天羽公棚和天宝公棚出现问题,这说明赛鸽公棚比赛是一个容易出现问题的领域,只有认真学习和普及《信鸽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各省市自治区裁判委员会充分利用各地出现的案例,交流防弊打假的经验,把公棚比赛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让鸽友们知晓,把单纯由裁判组监赛变为裁判组和参赛鸽友共同监赛,公棚比赛的公平、公正、公开和透明程度将会大幅度提高。届时,鸽友们就能底气十足地对那些无良公棚说:别来邪的歪的,老子懂!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乔斯.托内清棚后的感想
说说公棚监赛的是与非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最新更新
热门点击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发展历程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10 xinge365.com 版权所有 信鸽365 - 中国信鸽第一资讯信息门户网站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