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浩气传承心
每天一把食,一筒水,图的是什么?鸽友对信鸽的求索与创新,为的是什么?这就是对信鸽的热爱,对信鸽文化的坚持。经过试验,经过训练放飞,经过硬碰硬地比赛,信鸽文化就是这样一天天地,一年年地传承着,信鸽的血脉就这样被保留下来。
鸽子经过数千年的训化和百多年赛事的演化,已经成为军鸽和传送信息鸽和打比赛的赛鸽。信鸽按地域可分为地区赛鸽,如欧洲鸽、亚洲鸽等,或者是某某国家的赛鸽,如比利时鸽,荷兰鸽等。如果按颜色和眼砂等等分类,那分支有许许多多的种类。
从近现代信鸽运动来看,美洲赛鸽以美国为主,欧洲赛鸽以荷兰、比利时和德国为主,亚洲赛鸽则是中国、日本和台湾轮流为主。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的赛鸽成为亚洲赛鸽的主流,也许多少个若干年后,会成为世界的主流。
以区域划分的三大板块不是平行的。欧洲赛鸽既是赛事的领先区域,又是输出的主要地区。美洲的美国,输入的同时,输往中国。中国近多年的经济发展,赛鸽以输入为主。欧洲赛鸽文化地位暂时仍然一统世界。从近十多年来外籍赛鸽的拍卖以及从近期的拍卖来看,中国赛鸽市场仍然以欧洲赛鸽为基础。大势引进不减当年证明了这点。
信鸽文化的形成是以赛事为起点,赛事的完美和完善是基础,精典赛事和精品赛鸽的宣传和被关注形成了赛鸽文化。追根溯源,唯有形成了赛鸽文化才能形成赛鸽市场。
中国赛鸽市场正在迅速崛起。不可否认,我们在输入精华的同时,也输入糟粕。正是精华没有发扬光大,而这糟粕搅乱了市场。尤其在人欲横流的时代,扬弃精良,捡了芝麻。诸多不堪故不乏低流败俗。
精英说人民是英雄,人民说精英伟大。其实,众人才是圣人。精英引进精品使用精品,输出次品给圣人,圣人永远打不败伟人。鸽界中的许多事情证明了精英和圣人都有真善美的成份。事实上,大众鸽友是最普通的圣人。血统鸽永远是血统鸽,天落鸟永远是天落鸟。
有报道称,全国共有会员40万,而各地精英加起来也就几千人,这种比例只是百分之几。正是这百分之几的比例主导并误导了今天的赛鸽市场和赛鸽文化。你交你的赛鸽,我交我的赛鸽。你打你的赛事,我打我的赛事。两种态势两种结果,一个是远视,一个是短视。
长远规划者,大刀阔斧地施展抱负,勾画远景,构筑宏伟蓝图,绝对不会修修补补。更加不会东借西补,缩手缩脚,不是盲目的短期性和随意性,而是真正科学和长远起来,更主要的是经过认真思考后,把过去的那些血统废纸扔掉,走自己的路,实现自己的愿望。那些大家和高手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系,走出一条符合自己的道路,年年出赛,年年胜出。传承的思想理念已经实现,传承的技法已经掌握,输入后的愿望达到了再输出。
短视者没有规划,今天养育一个品种,得不到较理想的成绩就全部淘汰换品种,养育赛鸽演变到今天,常态是推倒重来,这种赢为英雄败为寇的养育法和发展思路不知道坑害了多少痴迷者。不是英雄就是寇直接导致推倒重来,这种痛快不是科学养育法。这种缺乏发扬光大、扬长避短的短视理念是养育思路在作怪。自己相信的种鸽,养育出幼鸽不到一年就换种,就推倒重来是一个怪圈,不失败才怪呢,有一羽品系种鸽就想出一羽冠军,简直是天方夜谭,这种短期性和随意性是最要命的。网络的大众化和误导也就不足为怪了。年年引种鸽,年年换种鸽,如此换来换去,损失的却是巨大的精力、宝贵的时间和经济财富,这是一个怪圈。这恐怕是部分鸽友最大的失败。
传承不是一朝一夕,不是只争朝夕。一年多仔,仔仔不同,长歌浩气不知需要多少年,这就是传承。信鸽之美,美在血脉胎衣传承。
传承到位,鸽随人意。悟道悟空,长歌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