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短距离比赛鸽舍近吃亏吗?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有关的文贴,很多鸽友各抒己见,发表了看法和见解。这里我也发表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中短距离比赛鸽舍近在赛鸽低分速归巢的情况下吃亏(不占优势);反之,在赛鸽高分速归巢的情况下鸽舍近不一定吃亏。这里说的低分速指赛鸽每分钟飞行的速度低于1300米,高分速指赛鸽每分钟飞行的速度高于1500米.以上的数字是个近似值。
现在盛行中短距离比赛,你留意一下身边的养鸽强豪或赛鸽高手,会发现这样的情况或现象。比赛放南线时,他的鸽舍在北;放北线时,他的鸽舍在南。如果赛线固定,他会选择空距远的地方选置建鸽舍。
为什么在赛鸽低分速归巢的情况下鸽舍近吃亏呢?是因为赛鸽在比赛归返途中,飞行的路线基本上是固定的(就是俗称的‘鸟有鸟道’)。可憎的网鸽贼就是利用赛鸽比赛途中飞行的规律,在赛鸽归返途中张网等待。比赛前鸽友会进行多次100公里以内的近距离训放,比赛开笼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飞行,当飞进离鸽舍100公里的时候,因为轻车熟路,飞行的速度就越快;普遍认为参赛鸽在距离鸽舍很近(10~20公里)时,会加速飞行,估计每分钟飞行的速度可能达到1500米或者更高。
假定:某地举行500公里信鸽竞翔比赛。甲鸽舍距离放飞地的直线空距为458千米,乙鸽舍比甲鸽舍远20多公里,距离放飞地的直线空距为484千米。甲乙两个鸽舍实力相当,不分伯仲。分别派出五员战将出征。甲鸽舍为A鸽、B鸽、C鸽、D鸽、E鸽; 乙鸽舍为H鸽、I鸽、J鸽、K鸽、L鸽。甲乙鸽舍对自己的爱鸽获胜信心满满,还参加了指定鸽比赛。比赛开笼后,参赛鸽倾泻而出,由几个大群渐渐分割成数个小群。甲鸽舍的A鸽、乙鸽舍为I鸽、还有另外两个鸽舍的q鸽、p鸽,脱颖而出组成第一梯队向家的方向飞去。当它们飞进离乙鸽舍100公里的区域时,q鸽和p鸽因体力不支,渐渐落后了。A鸽和I鸽仍结伴飞行……A鸽抵达甲鸽舍时顺利降落后,I鸽奋力飞向自己的家。
甲乙鸽舍都使用电子扫描鸽钟,A鸽返舍后,通过电子扫描成绩等相关信息自动上传到网上,为第一羽归巢鸽(准冠军)。用时6小时21分(381分钟)飞完比赛全程,分速约每分钟飞行1200米。I鸽从甲鸽舍飞向乙鸽舍,看到了熟悉的环境,思家心切,双翅扇动的频率加快,飞速也相应提高,预计飞行分速约每分钟飞行1500米,从甲鸽舍飞回乙鸽舍用时约18分钟。I鸽飞完比赛全程484千米,用时为399分钟(381分钟+18分钟),飞行分速约每分钟飞行1213米. I鸽是名正言顺的冠军,A鸽虽然是第一羽归巢鸽,只能屈居亚军。如果改变司放线路,前队变后队。比赛时甲乙鸽舍所遣战将势均力敌、实力相当的情况下,比赛成绩将发生一百八十度大逆转。
纵观近几年辽宁部分地区家赛的冠军鸽的分速都不是很高,多为 1300米以下,有时会更低。所以一些眼光独到、有经济实力的鸽友会在空距相对较远的位置建棚立舍,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