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国大部分地区以500KM赛离作为主要赛事,这是不争的事实。500KM的比赛应该是张先生所指 “短平快”吧?“短平快”原指排球的一种战术,用在赛鸽身上“短”相比于3000KM的赛程那算是短的了。“快”归巢速度也要比3000KM快了,只是一个“平”字我实在是想不通。
“短平快”为何在我国倍受欢迎
工薪鸽友是中国信鸽协会会员的主要组成部分。中距离比赛鸽会会在周五或者周六下午至晚上集鸽,隔天放飞比赛,目地是为了照顾本会大多数鸽友可在家等待爱鸽归巢。而大多数会员享受到了比赛的乐趣,大家乐在其中。
若1000KM或者“超远程”成为主流赛事,那么大多数会员可能无法在家等鸽归来。千公里想要当天见鸽,对于天气风向的要求较高。倘若赛鸽归来因为鸽主未能及时报进导致错失大奖,岂不更乱?
张先生提到欧洲著名赛事“巴塞罗那”。众所周知欧洲有巴塞罗那、马赛、波城、波品纳四大国际长程赛,历史悠久,吸引众多国家参加,如比利时、荷兰、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参赛。请张先生注意是“国际赛”,如您所说“我国幅员辽阔……”,请问张先生我国应与谁对抗?
巴塞罗那国际赛经典不经典?经典!
巴塞罗那国际赛一个赛季举办几次?一次!
我国千公里比赛像京津冀江浙沪等大鸽会每年也有举办。
过去玩长距离经常能获奖的,一直玩的现在的,有几个现在变“低手”?
反观那些天天叫喊着千公里、超远程的有几个带成绩的?
张先生文中所讲“十年前早已地震频发,磁暴多发,飓风,阴雨,沙尘暴不断,可是出现过大面积失鸽现象吗?”
请问张先生认为能飞超远程的鸽子等同于抗恶劣气候吗?
最后回张先生列举中距离会造成的三条恶果:
一、引进一词用的太广泛了,因为引进所以提高。台湾黄庆勋先生所著《赢的策略》中提出“引进的目的是为了融入自己的鸽族”,我觉得说得很有道理。如果连自己的鸽族也没有,引来巴塞罗那冠军又有何用?谁又知道巴塞罗那冠军会不会在120KM的距离上飞失?
二、张先生认为500KM的比赛中无法挑选种鸽?千公里的鸽子与500KM的鸽子很容易对比出来吧?
……
三、公棚赛可以称得上我国“特色”了!我也不说不公,时下“联盟杯”经各教练调教出来的比赛好手没有价值?中荣多关赛综合若干名没有价值?
……
中鸽协确实应该把赛制问题抓好抓紧,严格审查公棚,严查比赛用药。各赛距并存,个个精彩才是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