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评论赛鸽活动事情的文章不少,但都习惯站在各自角度上看问题,难免偏激和不够准确,结果往往切不中要害,也误导了舆论走向。这回咱务实一点儿,客观一点儿,甚至八面玲珑一点儿……背骂名不怕,只要能看明白长见识就行。时下公棚赛热门,良莠不齐,看着让人闹心,有话不吐不快,就先从公棚那点事儿说起吧。
一、有关公棚赛的话题
打从《中国公棚竞赛管理暂行规定》出台,就盼着今年的公棚市场能真的规范一把,可看看相继出台的一些公棚规程,虽有改进,却远非达到完全规范的要求,这里有协会监管不力、不主动作为的因素;也有公棚斤斤计较,得陇望蜀,过于贪婪的原因。参赛者对公棚赛最关心的地方就两块,一是比赛公正,二是奖金兑现。为此,《暂行规定》在这方面做了较为严格地规定,如果所有省份的监管协会都能按此规定严格要求、监督实施,保证比赛的公正和奖金全额兑现,就不存在什么问题,而保证比赛的公正性,首要环节是如何防止作弊。
(一)公棚赛的作弊与反作弊
想防止公棚赛作弊,就要弄清楚公棚会在哪几个环节作弊,然后才能做出有效地相应对策。当前最隐蔽和常用的作弊办法主要有以下两类:
1、比赛集鸽前若干天作弊
①分棚饲养,提前若干天给想要获奖的赛鸽加喂高效“助赛”药物;赛鸽也上笼,但在正常同等赛况下,这批加工了的赛鸽获胜几率被大幅提高,绝对会领先其它赛鸽先归巢,赢取一定数量的高位名次。
②仍然是分棚饲养,基本不使用助赛药物,好吃好喝即可,其它不想“照顾”的赛鸽,只要在集鸽前数天断食停水(或基本不给水),它们很难有气力再飞回来,或者“严重”迟归,名落孙山。“喂盐水”只是一种传说,并不适用,那相当于断水;因为盐水是咸的,鸽子味觉还是很灵敏的,只把啄插进盐水中一试,马上抽出来,就像人再渴也不会去喝海水一样,鸽子也不会去喝盐水。
两种作弊手法的区别,可以从归巢情况中分析出来:前者是公棚吃肉,参赛者喝汤,即高位名次与后续正常散乱归巢名次之间有一定时间的间隔,高位获奖人数也较为集中,显现出奇得好。后者是只有少量的赛鸽集中归巢,其后几乎就没有多少赛鸽能飞回来(除非那鸽子体质原本就非常棒)。这种办法最狠,作弊的公棚不仅吃肉,连汤都不让参赛者喝,所有奖金一勺烩。当作弊的公棚手段不够严谨时,判断公棚赛前是否对赛鸽进行加工,可以从集鸽清单上看出来:获奖鸽相对集中在一个时间段扫描集鸽的,就一定存在作弊现象。
使用上述两种方法作弊的,通常是收完鸽子或收罢参赛费就铁定赔钱,经济实力太差,而又不想认赔的公棚。赔钱不多或还想顾及点脸面,不想让人明显看出来的,会采用第一种。
赔钱太多,根本发不出奖金的,那就完全不顾一切,什么朋友、脸面全都放一边,反正明年不干了,或者再骗其他人,会考虑使用第二种,或两种同时使用。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作弊,由于是赛前就做了手脚,不管派哪个级别的裁判去监赛,即便是再严把所有集鸽、运输、监放过程,那都是聋子的耳朵――摆设。因为所有赛鸽都真实地上笼了,也飞完全程了,明知成绩有假,通常也只能被作弊公棚戏耍。出现这样的结果后,参赛者往往骂裁判同流合污;其实裁判也冤哪,指责监赛协会和裁判反作弊能力太低倒很贴切。公棚赛还有请公证员做监督的,那结果更糟,连专门培训过的裁判都很难识别的作弊方法,对比赛一窍不通的公证员来说,他们能看出什么猫腻来?
2、修改计时系统程序实施作弊
这通常需要由外来专业人员介入,配合公棚操作才能实施。近几年,某些因心术不正,被计时系统厂家解聘的、掌握过核心机密的软件编程高手,一到比赛季节就查阅、分析各公棚的收支情况,发现某个公棚肯定要赔钱的,就联系上门“服务”,使用修改后的计时系统软件程序实施作弊。方法是比赛集鸽前把公棚选定的赛鸽事先扫描,预设或择机混入正式集鸽清单中,赛鸽不上笼也不易被发现。比赛时,把这些鸽子在距公棚较近的隐蔽地点藏着,等看见有首批比赛鸽归巢时,随即放出混入真归巢鸽中进棚扫描、高位获奖,双方按比例分享假归巢获奖鸽奖金。
由于这些假归巢鸽可以在集鸽单上查到,公棚也不一定非要追求拿个冠军,只是以谋求众多高位获奖鸽数量为目的,获奖名次中真、假归巢鸽都有,只要裁判不进棚上手这些鸽子,这种利用“高科技”作弊的手法是很难被发现的。目前,使用修改计时系统程序实施作弊的,只有国产扫描系统,进口的还没发现。识别公棚是否在比赛中进行了这样手法的作弊,可以看归巢鸽落棚或抵达鸽舍的精神状态:决赛归来无疲惫感,长时间不进棚,多次腾起绕棚巡飞,追逐异性等等异常表现,都是非正式比赛鸽的特征。
3、破解公棚赛作弊的办法
有办法作弊,就有能防止作弊的方法。新出台的《中国公棚竞赛管理暂行规定》中,对如何防止公棚比赛作弊,设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防范办法。
① 对于赛前作弊,《暂行规定》第三十五条就设定了“集鸽时裁判须提前2日进驻公棚,……监督检查饲料、喂养、供水等情况”的要求。虽然时间不多,基本已经可以起到防止“不公平待遇”现象发生。
交鸽就密封足环,似乎从外表上分不出是谁的鸽子,公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