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问 吧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鸽友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精彩日志 杂 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首页 特别报道 各地快讯 图片 鸽坛论剑 鸽坛杂谈 热点论坛 养鸽经验 信鸽知识 讨论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鸽坛杂谈 > 鸽事杂谈
背景:
阅读资讯

把种留住

日期:2008-01-27 来源:信鸽365 作者:信鸽365  浏览次数:次 [字体:大 中 小]
把种留住

    前几年有一首流行歌曲:把根留住。鸽子也一样要把“根”留住,我们把它称作“种”。

    几天前有鸽友在论坛上发了帖:什么是高手?高手就是能把赛鸽的优良强势遗传延续下去。笔者深有同感。

    中国的赛鸽界能十几年、几十年驰骋赛场常盛不衰的寥寥无几。绝大多数是昙花一现后就销声匿迹。包括用大把钞票引进鸽子的大户们,虽然也时有发挥,但就象阴天的星星――稀稀拉拉。能象李梅龄、汪顺兴利用有限的资源培育出红遍中国的李鸟、吴淞甚至还有利用天落鸟培育出高家绛的真是凤毛麟角。李老先生已经仙逝百年,汪大师也大概有十年了,可他们的鸽系至今还翱翔在赛场上。能把强势遗传如此延续的人才是高手,才是大师。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花大把的钞票去国外买鸽子?答案是不言喻的,中国缺少育种家和大师。这与我国鸽界现状和思想意识有关,有的鸽友缺少育种经验和一定的基础条件,有的干脆就是拿来主义不想劳神伤神,还有的是急功近利,有了好鸽子一站站的让它们去参赛,去拿大奖,甚至不惜用药物去刺激。抛开鸽子的承受能力不说,几百公里、几千公里的赛线上多么的险恶啊!上有鹰、隼,下有夹子、拨拉杆、毒食,中间有大网,说不定在哪一站变成了盘中餐,下酒菜或者是鸽友把它变成了钞票。再想育种出仔――晚了!鸽子没了,失去了育种的机会。

    我国的国情和国外的不一样,要注重现实,不能一味效仿。中国有句古话:不能好吃不留种。

    我国鸽界急需育种家。有条件的鸽友要在参赛的同时注意种鸽、种系的培育,发现好鸽子要在恰当的时候留住。笔者认为当年幼鸽有两次上佳成绩,隔年还能有成绩就可以了。然后按育种原理进行培育(当然绝不是仅此一种方法)。奠定一定的基础,达到一定的强势,培育出我们自己的种系,来改变大量钞票流入外国换回来一只或几只破鸽子的现状,这是国家的利益也是个人的利益问题。

    中国能有名扬世界的水稻专家――袁隆平,也一定能出现象詹森一样的赛鸽育种大师。中国有30万鸽友肯定有鸽友已经在尝试育种,尤其是大户的鸽友有条件有能力有基础是中坚力量。在不远的将来外国鸽友拿着美元、拿着欧元来我们国家买鸽子的时候,我们也笑眯眯抱着膀弄个留影。

    做不到这一点,永远是人民币的输出国。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手感杂说
浅谈赛鸽归巢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最新更新
热门点击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发展历程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10 xinge365.com 版权所有 信鸽365 - 中国信鸽第一资讯信息门户网站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