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问 吧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鸽友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精彩日志 杂 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首页 特别报道 各地快讯 图片 鸽坛论剑 鸽坛杂谈 热点论坛 养鸽经验 信鸽知识 讨论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鸽坛杂谈 > 鸽事杂谈
背景:
阅读资讯

鸽子与金钱

日期:2007-12-24 来源:信鸽365 作者:信鸽365  浏览次数:次 [字体:大 中 小]
鸽子与金钱

    
    (配图:信鸽365编辑部)

2007年底我参加了两次与信鸽有关的慈善捐献活动,一次是2007年11月25日,“真爱无限 希望之光”2007年真爱赛鸽慈善拍卖会。真爱投资集团董事长、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省选拔出来的火炬手何志方先生将自己珍爱的28只赛鸽无偿捐出拍卖,所得23万元善款全部捐献给了西安市慈善会,用于在我省贫困地区修建一所希望小学。另一次是12月15日,在西安金花豪生国际大酒店举行的“西安阳光家园荣获中荣第九届百万欧元大奖赛亚军答谢会”,在那次答谢会上西安阳光家园主人吴一坚先生将这次比赛中获得的奖金167万元,并再拿出33万元凑个整数200万元,全部捐献给西安再就业工程,用于下岗失业人员的接收、救济、培训和安置工作,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并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再就业。他们的这一善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不仅在慈善事业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在信鸽运动事业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我们鸽界感到无比光荣。

    
通过这两次活动,我们看见如何将鸽子转变为金钱,又如何将金钱捐献给了社会的过程。不禁对金钱心生异样,仿佛又看到了金钱的力量。

  钱是占有物质的一种工具。人们喜欢钱,钱越多,就意味着能够拥有更多的物质。同时对金钱有了强烈的占有欲,促使人类的智商越来越高,人类社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如果把人类的发展历史说成是人类对金钱的追求史,一点也不过分。自从我们的祖先发明了钱这东西,钱就始终左右着人的生活。一个人要在这个世界上很好地生存,必须学会赚钱的本领,然后去赚钱,使用钱,把钱换回能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需求的东西。当一个人没有足够的钱来度日的时候,金钱就成了生活的中心,满脑子想的就是钱,想的就是如何增强挣钱的本领,尽量多的拥有钱,使自己的生活走上正常的轨道。只有温饱问题解决了,才有心思去想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在现实生活中,钱有时的确挺神的。有人有了钱便可呼风唤雨,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干啥就干啥,有钱就可以得到荣华富贵、名誉地位、幸福安逸这些东西。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曾经描绘了美国的一个小办事员亨利出海游玩,迷失方向后遇救,随船来到英国伦敦。他身无分文,举目无亲,两个富有的兄弟给了他一张一百万镑的钞票,并以他在三十天内凭这张百万英镑的钞票能否活下去而打赌。一个月的期限到了,亨利不仅没有饿死或被捕,反倒成了富翁,并且赢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爱情。小说通过小办事员的种种经历,再现了金钱在资本主义社会叱咤风云、呼风唤雨的作用。

  钱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使人有尊严地活着。在目前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在一定意义上都可以由金钱转化而来。有一位山西的同学说过这样的故事,说他们山西有一个煤老板来北京买汽车,一辆高档小轿车前的车模见其衣着不整、貌不惊人,便说这车你买不起,别看了。没想到煤老板眼睛一瞪:谁说我买不起,我要连你一起买回去。最后一出手就买了三辆,车模是否一起买了,不得而知。姑且不论这个煤老板的素质如何,起码他用钱不仅换来了三辆高档小轿车,也买回了自己应有的尊严。

  钱有时候也是个害人的东西。有人说“金钱等于罪恶”。金钱有时候的确如魔鬼般左右着人的思想,腐蚀着人的灵魂,有人为它众叛亲离,沉沦堕落。美国有一部影片名叫《不道德的交易》,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刚刚结婚的年轻夫妇,邂逅了一位亿万富翁。那位富翁对那位年轻妻子一见倾心。他知道他们很穷,便提出一个建议:他将付给他们一百万美金,条件是对方的新娘让他借用一个晚上。他显然没有夺人之妻的意思,只想玩一个游戏,测试一下在金钱诱惑下,人的抵御能力究竟有多大。那位纯洁的年轻人开始暴跳如雷,继而彻夜难眠。第二天,终于抵御不了重金的诱惑,在律师的见证下,双方终于签署合同,交易成功。这个故事将金钱对人灵魂的腐蚀演绎到了极致。

  对于钱对社会和人的腐蚀,中外不少思想者都有深刻地剖析。我国西晋时期有一位名叫鲁褒的人,有感于当时社会上上下下爱钱如命,“纲纪太坏,货赂公行”,隐姓埋名而著《钱神论》,对金钱作出了这样的论述:“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忿争非钱不胜,幽滞非钱不拔,怨仇非钱不解,令问非钱不发……谚曰:‘钱无耳,可使鬼。’凡今之人,唯钱而已!”《钱神论》概括了金钱成为主宰社会的神威以及金钱对人的异化。莎士比亚在《雅典的泰门》中,通过主人公泰门经历了世态炎凉,感悟“金子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鲁褒和莎翁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对钱这东西的负作用认识是何等相似。

  鲁褒和莎翁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他们的见解不仅真实地反映了他们所处的时代,而且对当下现实社会仍具有着犀利的穿透力。“凡今之人,唯钱而已!”在当今社会,被金钱膨胀起来的欲望正在摧毁着千古文化的价值生态,一些拜金者依然层出不穷,行贿受贿、贪赃枉法者有之,制假造假、犯毒诈骗者有之,泯灭良知、道德沦丧者有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山东省委原副书记、青岛市委原书记杜世成,都是在金钱的诱惑下,一步一步走到罪恶的悬崖,最终坠入深渊。人一旦被钱这东西迷住了心窍,便只能乖乖地被钱牵着鼻子走,做钱的忠实奴仆,在溺爱金钱的沼泽里难以自拔,被钱这东西引上不归路。对于这些人来说,钱这东西是万恶之源应该是没错的。

  钱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多少人不喜欢。那些自视“金钱如粪土”的人,其实大多骨子里的金钱情结也与常人相差无几。真正不看重金钱的,大概只有陈晓旭这样的人了。这位被评为2005~2006年度中国十大最具风采女性的广告人,这位领导北京世邦成为一家年营业额近2亿元的4A广告公司的“林妹妹”,在2007年2月23日大年初六这天,剪掉一缕青丝,在长春百国兴隆寺遁入空门,从此缁衣布屣、铅华洗尽,与金钱来了个彻底了断。陈晓旭才是真正有资格说“金钱如粪土”的人。

   
对钱的态度,古人似乎比我们许多现代人看得更透彻。唐代名臣张说在《钱本草》中说:“钱,味甘,大热,有毒。”张说认为金钱像味道甘美的热性毒药,能使人青春不老,使人能够免除饥寒交迫之苦。但金钱在本质上是有毒性的,如能正确对待就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就能够消除毒性。张说特别重视金钱的利用:“贪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采至非理则伤神。”张说还说:“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使无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已谓之智。”张说主张用道德的力量来驾驭金钱,要取之有道,取用适度,积散有序,造福民众。张说的《钱本草》用一种辩证的态度对待金钱,可谓高情远致,令人叹服。

当然,最令人叹服的不只是这种金钱观,而是实践这种金钱观的人们。如比尔盖茨、李嘉诚这样的富豪们,他们能慷慨地利用金钱在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更多财富的同时,又将金钱无私地奉献给了社会。比起那些一掷千金、纸醉金迷、金屋藏娇、追求奢侈豪华生活的人来说,他们是能够真正参透金钱真谛的高人。对于鸽界来说,阳光家园和真爱鸽舍能将鸽子转化为金钱,再将金钱捐献给社会。对于普通鸽友来说,我们没有阳光家园和真爱鸽舍那样利用金钱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但我们可以把自己有限的金钱用到正道上,赡养好老人,教育好子女,保健好身体,为贫困受灾者捐捐款,为亲戚朋友解解难,不贪不奢,让钱挣得问心无愧,花得心安理得。再就是养好鸽子,打好比赛,让自己每年都有个好心情,每场比赛有个好成绩。最后,祝大家在即将到来的2008年,天天快乐,事事顺心,家庭和睦,身体健康!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公棚,不爱你不行!
养鸽之不亦快哉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最新更新
热门点击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发展历程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10 xinge365.com 版权所有 信鸽365 - 中国信鸽第一资讯信息门户网站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