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问 吧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鸽友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精彩日志 杂 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首页 特别报道 各地快讯 图片 鸽坛论剑 鸽坛杂谈 热点论坛 养鸽经验 信鸽知识 讨论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鸽坛杂谈 > 鸽事杂谈
背景:
阅读资讯

信鸽超远程比赛―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思

日期:2007-07-01 来源:信鸽365 作者:信鸽365  浏览次数:次 [字体:大 中 小]
信鸽超远程比赛―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思

    李瑞环《辨证法随谈》:“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对民族的东西,必须强调它的个性,因为这是它存在的理由……”

    中国江苏、上海等地开展超远程信鸽竟翔已延续了五十多年,且基本上每次比赛都有信鸽归巢,并有很多的支持者,在当今追求快节奏的生活时代已经很难了。假如不举办超远程比赛了,有谁不对如此宏宏烈烈的比赛感到惋惜呢!

    超远程比赛有许多弊病,如非正常飞行问题在信息化时代最难以发现和解决,且信鸽的损失率非常高使会员畏之却步。这就如,普京谈到苏联的解体时的感叹,“对苏联没有感情的人没有良心,希望苏联继续存在是没有理智”一样。笔者认为,超远程应继续举办,但其举办的频率应适当减少,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进行。

    假如以后超远程比赛不举办了,出售这些超远程信鸽会遇到什么样的情况呢?30只仅卖3万元,杀了20只保留10只后却可能卖5万元,假如仅一只呢?有可能会卖20万元,可能更高!市场规律主导的经济就这样。又有谁在那时不心仪拥有一只超远程获奖信鸽呢!

    超远程的竟翔,使我们通过培育归巢性极高的信鸽,从实践中掌握了更高深的育种理论,提升了信鸽培育的思想境界。可是,我们却像猴子掰玉米一样将每次的劳动成果随便地抛洒,轮回往复又最终走向短程竟翔的原点,这恰是我们目前的境遇。

    强烈建议广大的爱好者和一些部门,把超远程竟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 
 
    进入信鸽365信鸽园地 中国超远程专题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不论“血统”论什么?
将巨人踩在脚下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最新更新
热门点击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发展历程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10 xinge365.com 版权所有 信鸽365 - 中国信鸽第一资讯信息门户网站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