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问 吧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鸽友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精彩日志 杂 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首页 特别报道 各地快讯 图片 鸽坛论剑 鸽坛杂谈 热点论坛 养鸽经验 信鸽知识 讨论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鸽坛杂谈 > 鸽事杂谈
背景:
阅读资讯

浅谈信鸽的羽色与竟翔

日期:2006-01-21 来源:信鸽365 作者:信鸽365  浏览次数:次 [字体:大 中 小]
浅谈信鸽的羽色与竟翔


     前言:笔者前些日在信鸽365发了一篇《中信公棚参赛鸽羽色与归巢获奖分析》文章,网友们众说纷纭。笔者认为信鸽的羽色影响竟翔,并受气候条件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笔者随后进行深一步的探讨,现写出与网友们分享,望多提宝贵意见!若有与事实不符处,权且当做戏言。

一、笔者以前的认识

    说实话,笔者以前不喜欢白条鸽,因其翅膀的大条容易发生破蚀不美观,且眼色大多色素深,若为牛眼或鸳鸯眼难以直接观测也不懂其育种性能。另有文说,白条鸽育种后易“变性”难以掌握,就懒的费心思去研究了。所以以前凡育种后产生白条后代统统不留,不是送人就是送入肉鸽笼。笔者五年前,也曾用一羽灰白条信鸽参赛得过奖,但在未了解浅色羽信鸽的育种性能前,该获奖鸽仍照送人不用。

二、竟翔事实

    笔者以前曾参与过信鸽协会的竟翔验鸽等工作,发现在短距离比赛中获前位奖者浅羽色的信鸽较多,随着放飞距离的拉长,深羽色逐渐增多,当时并不以为有特别意义。

    笔者饲养G绛时,在1996年秋太谷县信鸽协会组织的东北赛线(与目前山西中信的赛线相同)上,参赛8羽竟有5羽被伤,被伤者多为绛羽和雨点信鸽,而黑羽色的很少损伤。笔者1997年秋到鸽会观察了东北赛线竟翔归巢的获奖鸽,其中冠军鸽为雨白条(白全祥使翔),且获奖鸽中,白条羽色的信鸽的比例远远超过参赛比例。笔者也注意到在同一鸽会竟翔的刘金林先生(现金林公棚),常育出相当比例的白条信鸽参赛,并且成绩一直很好。2005年他的信鸽在各地公棚获高位奖的信鸽也大多为灰白条,且归巢率极高。这种竟翔的普遍性事实说明羽色与竟翔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可以想象,如果灰白条信鸽归巢率高,那么它获奖的概率也必占一定的比例。随后,笔者对山西中信公棚和山西金海公棚的预赛成绩进行了数据统计,重新审视白条鸽,特别是灰白条的信鸽。

三、山西金海公棚的300公里数据统计

 山西金海公棚300公里数据佐证(统计依据,300公里处为太行山区,鹞鹰较多)

羽色

起站

数量

参赛

比例

300KM归巢率分析(截止次日10:08分)

速度分析

本站参赛数量

归巢

羽数

参  赛

归巢率

本站

归巢率

总归

巢率

归巢率

升降

前500

名数量

占百

分比

速度

升降

灰白条

460

8.28%

400

*153

33.26%

38.25%

9.03%

0.75%

48

9.60%

1.32%

雨白条

263

4.73%

220

*66

25.10%

30.00%

3.89%

-0.84%

14

2.80%

-1.93%

雨点

1707

30.73%

1478

*524

30.70%

35.45%

30.91%

0.19%

138

27.60%

-3.13%

灰

2652

47.74%

2276

*813

30.66%

35.72%

47.96%

0.22%

252

50.40%

2.66%

绛

380

6.84%

314

*114

30.00%

36.31%

6.73%

-0.12%

41

8.20%

1.36%

花

84

1.51%

70

*22

26.19%

31.43%

1.30%

-0.21%

7

1.40%

-0.11%

白

9

0.16%

7

*3

33.33%

42.86%

0.18%

0.01%

0

0.00%

-0.16%

总体

5555

100%

4765

*1695

30.51%

35.57%

100%

 

500

100%

 

备注:“*”为山西金海公棚首次公布的数据(截止到次日10月16日10:08分为止)分析金海公棚300公里的数据,同样可以得出灰白条信鸽归巢率比其它羽色信鸽较高的结论。

四、相关的羽色育种经验

    祝匡武先生曾说,“全白脚趾、但身上没有丁点白毛、白条的是好鸽”。者收集二羽具有该特征的种鸽(有赛绩),并且还收集到几只不完全为白爪的种鸽笔者使用这些种鸽过程中,发现这些有白爪的信鸽常能育出白条信鸽,并且获奖者往往都是它们。

    信鸽的白爪性状是白条性状的伴生遗传,羽色为白条者大多有白爪,而生长有白爪者不一定有白条。世界著名育种家不乏有喜欢用具有白爪性状的信鸽育种的。如《世界养鸽名家谈鉴鸽》一文中提到,西佛・托依和贺伯特都非常喜欢用白脚趾的信鸽育种;而戈马利・佛布鲁根最著名的“秃头”育出的儿子和孙子都是白脚趾。在克拉克鸽系中,灰白条又往往占有很大比例。

五、色素质量假说

    信鸽的羽色随羽质中所含的色素不同而产生羽色的深浅变化。原始鸽为灰羽色,而白、绛、黑等羽色为遗传变异过程中色素变化逐渐产生的新羽色,并因适应环境遗传特性逐步加强,在杂交融合过程中产生雨点、杂花等羽色。

    羽质中的色素为遗传变异的衍生物,其能加强羽质的强度,也必具有一定的质量,从而影响信鸽的绝对飞行速度。色素多者,其羽条的质量增加,使信鸽在扇动翅膀时的载荷能力降低,降低扇动翅膀的频率降低;但由于色素的“杂合”作用,翅条的韧性和强度增加,能持续飞行的时间也延长。

六、羽质的质量(重量)

    根据羽条所含色素不同,按质量轻而言,白羽、绛羽质量相对于灰羽乃至黑羽。凡含白羽、白条者质量一般较轻,但绛羽则相对黑羽而言。如,红轮相对于灰鸽、绛雨点相对于雨点、绛鸽相对于黑鸽而言较轻。至于各种羽色的麒麟花,则应视羽毛中所含白羽量具体对待。

    春秋战国时期的庄子说:“快马先死,宝刀先钝、良木先伐”,浅羽色信鸽的翅膀轻,所以扇动起来可以达到很高的频率,可以达到很高的飞行速度,但羽条缺乏韧性却经常承受到最大限度的阻力,使得羽条也较其它羽色的信鸽最先发生破蚀。在经常性的比赛折耗之后,不仅羽条破损而且肌肉也会因损伤,难以再胜任长距离的飞行。所以在随着长距离延伸,在归巢赛鸽中浅羽色信鸽逐渐减少,虽然会有不少夹白条信鸽存在,却很难见到全白条的信鸽。以浅羽色信鸽育种提高信鸽飞行速度和体质的方法,一直在育种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七、其他鸽友对浅色羽信鸽育种的见解

    邱伯贤先生在《赛鸽450问》【饲养管理篇】中写到“同血统,甚至同窝鸽中,花头白条者往往突出,其性格较倔强,个性十足,且具有爆发力,好天气时一马当先,恶劣的天气中往往是伯马鸽。夹白条的鸽子又往往是种精,夹白条以白条数少者(一边3根以下)为佳……”(P263)。

    祝匡武先生的《赛鸽日记之五》中提到:“名震寰宇的詹森鸽糸,其祖上对形成和发展后来的鸽系起到至关作用的一羽红绛雌鸽(神奇红母),就是由一羽保罗・西翁糸的红绛雄配同是西翁糸的灰雌所出!联想到老保罗・西翁起初的鸽源亦是由一羽牛眼灰雌配红绛雄作出的“红色西翁母”这羽鸽打出江山的。而华普利的始祖鸟之一的“老绛”(Old  Red)、司达沙成名两羽基础鸽之一的“巴拿汀”号(Baladin)红绛雄,以及奥斯卡・戴扶连特的起始红鸽,不约而同都产自红绛雄配灰雌。可见,十几年前我仅凭直感悟出的绛雄×灰雌是有道理的……”。《詹森育种原理》中也提到詹森兄弟会有意识地保留一两只红斑、白翅、石板,通过交替遗传能有效提高赛鸽的品质。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朋友+兄弟=冠军+钞票和自立
粤客时评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最新更新
热门点击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发展历程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10 xinge365.com 版权所有 信鸽365 - 中国信鸽第一资讯信息门户网站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