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问 吧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鸽友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精彩日志 杂 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首页 特别报道 各地快讯 图片 鸽坛论剑 鸽坛杂谈 热点论坛 养鸽经验 信鸽知识 讨论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鸽坛杂谈 > 鸽事杂谈
背景:
阅读资讯

鸽棚碎语(三)

日期:2002-02-28 来源:信鸽365 作者:信鸽365  浏览次数:次 [字体:大 中 小]
鸽棚碎语(三)

(30) 养鸽可不是轻松的活,能每一细微之处均心中有数,不是在打卫冕战,就是在挑战了,而且离成功很近了。

(31) 信鸽的亲和训练应从小开始:出壳15天左右可以借喂保健品的时候把小鸽子拉到棚外晒太阳了,顺便熟悉外面的环境;25天后放幼鸽棚,教乖熟悉活络门,熟悉饮水器饲料斗,每天家飞停坪后用小木棍轻轻的把幼鸽赶入活络门,以后就可以用唤食信号引幼鸽入棚了。每一季的幼鸽棚起初不放栖架,幼鸽从小就在木制地板隔栅上作息,这样可以人为拉近鸽子与主人的距离;等幼鸽整批大约4~5个月的时候放入栖架;待到赛季起站前后才开始在幼鸽棚内放入简易配种厨,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幼鸽与主人的亲近以及能比较整齐地进入巢态,并且便于鸽主对整批幼鸽进行比较与调控。

(32) 每赛季出幼鸽组合上要留几只归巢稳健甩不掉的鸽子淀底以防天有不测风云。

(33) 在配对组合上留意个性差异互配,避免两只都很“神经质”的鸽子配对。

(34) 幼鸽补钙不可过度,骨架过粗的会对第二次骨架成长期的骨架“重塑”产生障碍,非常不利于选手鸽经过短训后体形向“适翔型”过渡。

(35) 小心肌肉型的丰满幼鸽,这种幼鸽很容易引起家飞肌肉拉伤,并且长年累月的伤在肌肉中堆积覆盖,形成绷紧的肌肉,这样的鸽子很难有胜算的。

(36) 黑舌尖的鸽子众说纷纭,有遗传论和病毒论的,还是都留意比较客观;倒是黑舌尖的幼鸽经常伴随着黑眼皮、黑爪、黑雨点、垃圾灰等性状的。

(37) 留意亲鸽的巢态特征对使翔其下代幼鸽出赛很有帮助。

(38) 信鸽成长期真是什么都在变,幼鸽期尾羽松散的会因为尾部覆羽的成长发达而收敛、幼鸽期眼志圈会因为眼砂色素发育而“覆盖”圈位、幼鸽耻骨的松紧软硬会随着其成长而趋紧趋硬;因此鸽子还是幼鸽出巢期间的性状与成鸽性状综合考量比较真实可靠。

(39) 时下中短程分秒必争的赛事盛行,家飞的意义就变的越来越单纯了,无非是提高信鸽耐一气呵成的疲劳阀值,防止它在赛场上因意志崩溃而放弃(与定向能力无关)。

(40) 前冲型骨架的信鸽成长期间会适当地“牺牲”其前胸肌肉以换取其平衡度的,以利于其使翔性,因此前冲身材信鸽前胸稍尖削不必太在意。

(41) “头窝蛋,金不换”不可信,亲鸽状态最好的时候才是金蛋诞生之时。

(42) 所谓的“脑波”就是指鸽子上手后眼睛收缩引起的震颤的现象;有一个非量化的“甄别”小技,就是右手拇指与无名指捏住鸽颈,食指扣住鸽的头部,人原地转动,让信鸽的眼睛随外景的远近与光线的不同而调整眼睛的“视线”,以食指的感觉其震颤,有几个“指标”――“高低峰值”、“时延”、“应激度”,并不玄密,只是不好言形罢了。对于赛线难度大与天气不好的赛区尤为重要。

电子邮件: tongxiang1971@sina.com
工作单位: 福州市经济开发区马尾镇人民政府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鸽事探讨自答题(二)
鸽事探讨自答题(一)(李用才)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最新更新
热门点击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发展历程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10 xinge365.com 版权所有 信鸽365 - 中国信鸽第一资讯信息门户网站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