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问 吧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鸽友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精彩日志 杂 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首页 特别报道 各地快讯 图片 鸽坛论剑 鸽坛杂谈 热点论坛 养鸽经验 信鸽知识 讨论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鸽坛杂谈 > 鸽事杂谈
背景:
阅读资讯

呼唤中国品牌

日期:2003-11-17 来源:信鸽365 作者:信鸽365  浏览次数:次 [字体:大 中 小]
呼唤中国品牌


    国家赛、全国赛、全省赛、单鸽赛、团体赛、对抗赛、单关赛、多关赛、组合赛、幼鸽赛、幼鸽大奖赛、百日赛、公棚赛......眼下,我国鸽界赛事频繁、花样翻新、好不热闹!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那些优胜鸽都冠以洋名,就连鸽刊中那些五花八门的广告,几乎全是引进的洋鸽。诚然,洋鸽的确是好,引进也大有成效。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鸽界从比利时、荷兰、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引进大量的优秀赛鸽,使我国赛鸽有了质的飞跃、赛事也由单一的500公里、1000公里、2000公里几个级别的比赛而变成多元化,鸽界的确热闹了不少。赛鸽的飞速也得到空前的提高,而且我国鸽界已与世界鸽界接轨,在世界信鸽标赛中已初露头角,取得优良成绩,令世人刮目。但是,信鸽事业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引进”上,而应在“引进”的基础,培育出适合本地区竞翔的优良品种。台湾作家武高平说,会育种才是高手。

  纵观世界赛鸽发展史,许多有成就的养鸽家也是优秀的育种家,他们引进别人的优良品种后通过自己辛勤的培育、筛选,又培育出有自己特点的新的种系。如杨阿腾引进比利时德古弗洛的狄尔巴和荷兰斯托克的狄尔巴,再加入其他优秀种鸽,培育出举世闻名的杨阿腾系,克拉克引进詹森鸽培育出克拉克詹森系,海茨门引进西翁培育出海茨门西翁系,慕利门引进詹森鸽和凡登布稀奠定了慕利门系的基础......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勤劳、勇敢、聪明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十分重视育种的,浙江河姆渡道遗址出土的文物表明,7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培育出来饿水稻。品种繁多,色彩斑烂的金鱼也是在南宋时培育出来的。至于观赏鸽全世界大概数我们中国品种最多,着也是我们祖先培育出来的。这样的例子也是举不胜举,就是当代的鸽界,成功育出优秀品系的也不少,当年李梅林从德国引进优秀信鸽,培育出了名噪一时的李种。后来,汪顺兴育出了误淞系,高俊华,高兆盘育出了高家绛、杨登元先生育出了杨家绛,丁培新先生育出了飞轮系,刘秀龙从李种中培育出秀龙鸟,张锡坤先生育出了锡坤白......这些品系在我国鸽坛上如一朵朵奇葩,争奇斗艳,创造了良好的赛绩,推动了我国信鸽事业的发展。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近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养鸽条件比以往都要好得多,又从海外引进了大量优秀的赛鸽,在这样好的情势下,反而没有育出什么品牌鸽种,谈论育种的氛围也谈化了许多。当然,我不是说没有人在努力育种,没有人在自己的土地上默默耕耘,努力培育有自己特色的品种,此如广州的祝匡武先生在原来杨绛的基础上努力培育新西翁系、上海的望忠宝先生在“腾龙”和“小龙女”的基础上努力培育自己的龙系。但是总的氛围是育种的人少,成果更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大概有以下几种原因:

  1、中国人现在有钱了,海外有好东西花钱引进就是,这可能是一部分人的心态。引进完全是必要的,值得提倡的,但只会引进,不会育种,不能拿出自己的品牌,恐怕就不值得提倡了。堂堂有30万会员的世界第一信鸽大国不会育种,拿不出自己的品牌种系,岂非咄咄怪事?何以立足于世界鸽坛之林?

  2、在一些鸽友头脑中存在崇洋思想,只要冠以洋名总是好的,这在工棚拍卖会上可以看的出来,只要是海外人士洋鸽价格就会拍得很高,中国鸽友的各自即使飞出了高名词,价格却难拍高。有些鸽友通过好几代培育,飞出了好成绩,到头来还是要违心冠以洋名。

  3、一些鸽友急功近利。现在比赛多了,奖金多了,特别是大奖赛,奖金较为丰厚,一些鸽友为了获得更多的奖金,把精力都用在比赛上,很少顾及育种。引进种鸽出小鸽打比赛,不行了,再引进,很少有育种上动脑筋下功夫。自然,在竞翔中获得最佳成绩是最终目的,但是,只靠“引进”来提高成绩是短视行为,不可能使自己有很巩固优良成绩。

  4、育种毕竟是一件复杂艰苦的工作。育种要话时间、动脑筋,而且不一定成功,相反,“引进”就要轻松得多。一些鸽友就舍难求易。这自然无可厚非。然而,应该看到,育种非常重要,育成一个优秀品系价值难以估量。何况,我们的前辈已积累了不少育种的经验,有作为的鸽友应知道难而进,努力培育有特色的品系。

  当然,我不是说每一位鸽友都要成为育种家,都要培育一个品系。我是说,要改变只引进,不育种的状况。我们以近了那么多海外优秀的信鸽,要在这个基础上使这些优秀鸽“更上一层楼”,培育出有自己特色的优良品系。原来我国鸽界前辈培育出的品系,也应该通过我们的努力,使其焕发出新的光彩,比如吴淞系,国外鸽友能用詹森培育出“会爬山的詹森”,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用原有的吴淞系培育出中、短距离快速而且性能稳定抗恶劣天气的新吴淞系?

  要给鸽友们培育品系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培育一个品系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引进两羽优秀种鸽,这么一配,二三代之后就是一个品系了,但是培育品系也决不是高不可攀的。培育品系应有一个大致的标准;以一个血统为基础,竞翔时有稳定的优良成绩,这群有血缘关系的鸽群中在性能和外表上大致有一些基本的特点。总之,要求不能过高,也不可太滥。培育出一个品系不是靠自吹自擂的,而是要靠时间来检验的。单是一、二家养这一路鸽子是不能成一群体不能成一品系的。你的一群鸽子在竞翔中飞得好,成绩稳定,有自己的特点,鸽友们喜欢你的这些鸽子,追随你,养你这一路鸽子,形成一个群体,品系就在实践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当然,媒体也要公正客观地宣传。要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变,信鸽协会会员有30万之众,通过不断的努力,完全能够培育出许多性能各具特色的信鸽品系,这不但能进一步推动我国信鸽事业的发展,而且也是对世界鸽坛作出了贡献,那时,鸽商们把我国持有的优秀品系介绍到海外去,也能获取丰厚的利润。

    我们呼唤出我们中国自己的品牌来!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养鸽者素质谈
再谈公棚赛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最新更新
热门点击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发展历程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10 xinge365.com 版权所有 信鸽365 - 中国信鸽第一资讯信息门户网站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