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问 吧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鸽友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精彩日志 杂 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首页 特别报道 各地快讯 图片 鸽坛论剑 鸽坛杂谈 热点论坛 养鸽经验 信鸽知识 讨论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鸽坛杂谈 > 鸽事杂谈
背景:
阅读资讯

玉不雕琢不成器(七)

日期:2003-09-08 来源:信鸽365 作者:信鸽365  浏览次数:次 [字体:大 中 小]
玉不雕琢不成器(七)

 
    ─────《詹森育种原理》另解 


    六、育种“从一羽雄鸽开始”的背后 

    文章写到这里,笔者该插几句话,千万别把笔者撰写本文的意思理解错了,毕竟《詹森育种原理》一书中还是有益的东西多,缺陷只是少部分,相信读者除了有少许微词以外,更多的还是有赞许和需要同作者商榷、探讨的地方。 

    与「金母选种法」的意思不同,「万源归宗」一篇里则以“斑格51”为例,就“为什么育种要从一羽雄鸽开始”,对基础种雄的直系遗传特性和重要的作用做了详细的解释,并提出:“理想的外观与符合标准的赛鸽,与鸽子本身资质的优劣,实在扯不上关系”的至理名言。换句话说,外观最美的、最符合标准的未必就是最好的。笔者非常赞同这句话,因为“斑格51”长得就不美,不具备通常雄鸽的魁伟相,从名字(性格)到长相,完全是一副“雄鸽雌相”。可就是这么一羽不起眼的小雄鸽,赛绩不但出众,繁殖价值更佳。研究“斑格51”的育成及繁衍历史,相信对我们今后的育种工作是绝对有益的。 

    斑格51的父系血统往上追溯是由交替遗传产生的:父亲“红公49”→祖母“神奇红母45”→曾祖父“红公39”→“红母35”→“红公26”;每代换一个性别,多代一色的绛鸽,完全按血线留种作出。但到了斑格51这里,羽色变成了浅雨点,体格也比其父“红公49”小得多。显然,斑格51的体格和羽色不是来自父系,而是得自母系遗传。这一点,在该书98页“詹森系主流‘斑格51’雄鸽直系遗传族谱”上也是这么说的。“斑格51”的母亲──“维提斯克”B46-4513893 浅雨点白桃眼雌鸽,是羽能在恶劣天气下数次获冠、亚军的优胜鸽,但血统不祥。笔者认为,铸就“斑格51”的很大一部分功劳不在父系,而是母系的强势遗传。 

    由羽色上分析,“斑格51”与“布劳54”灰雌这一著名配对曾作出过“迪克布劳”B56-6064914和“布劳威托格”B56-6588840两羽灰雄来看,“斑格51”本身的两条 Z分别是雨点和灰色;雨点色来自其母“维提斯克”,灰色应该来自祖父“理奇威托格46”,经由“红公49”隐性传下来。虽然作者强调“雄鸽遗传以血统、智慧与羽色为主”,但起码“斑格51”的父亲“红公49”的主调羽色没有遗传给“斑格51”。 

    《詹森育种原理》全书中没有介绍“迪克布劳”和“布劳威托格”两羽灰雄的任何情况,在该书98页“詹森系主流‘斑格51’雄鸽直系遗传族谱”上,只显示了其 5羽雨点和 1羽石板的遗传情况;其中“史帝尔55”雨点雄是后来闻名天下的新一代詹森代表鸽“麦克斯”和“019”的源头鸽。知道詹森鸽系的人都明白, 浅淡雨点色才是詹森鸽真正的主流鸽系羽色;研究一下“詹森系主流‘斑格51’雄鸽直系遗传族谱”中所有在图的鸽子,有几羽是其它羽色?雨点色追溯到“斑格51”这儿,“斑格51”优异的显性遗传特性,得自于它的母亲“维提斯克”的交叉遗传。 

    在信鸽的遗传上,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律”,那就是羽色与翔能有“连锁遗传”的习惯,有些鸽友和名家就常常借助不同羽色的配合,可以从容地自羽色上对其后代作出相对准确的选择。说明了研究羽色基因遗传的重要性。由此也可以这样认为,“斑格51”虽然伟大,“维提斯克”比它更伟大,毕竟“斑格51”卓越的雨点显性基因和优异的竞翔遗传特性,甚至白砂眼和小体型,都是它母亲提供的。只是因为“维提斯克”谱系不祥,怎么作出的和是什么血统,就成了永远解不开的谜。 

    由「比弗丹的绝学」一章可知,在“保持血统延续”的两种方法──“交替遗传”和“直系遗传”中,首推交替遗传,其次才是直系遗传(这里不争辩‘詹森育种公式’到底是‘保种’,还是‘育种’;否则,仅用‘保持血统延续’这一段内容的定义,就可以否定‘詹森育种公式’不能称之为‘育种’公式,而仅是‘保种’公式而已)。直系遗传的实质是在利用原品系的特质延续和维持这个“品系”,交替遗传因为有效提高了品质,才更像是一种育种的方法。依这个根据和推理去说,虽然“斑格51”是詹森鸽系一段时期的源头鸽,但它其实是由“红公49”与“维提斯克”配合作出的产品,这段由“维提斯克”浅雨点雌鸽行交替遗传育出“斑格51”的过程,是不是可以视为育种或称作育种的第一步?如果可以承认是,那该章“为什么育种要从一羽雄鸽开始”这句话的真谛就值得怀疑?而由“斑格51”的育成,也给读者引出了以下两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①追溯一个品系或代表鸽的创立,到底是应该追溯到雄鸽那儿呢,还是应该追溯到雌鸽身上? 

    ②由最初“维提斯克”到“斑格51”的交替遗传,到“斑格51”起始及以后的直系遗传,这个转变的秘密又在哪儿?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惹事生非的月亮
关于公棚信息的一些想法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最新更新
热门点击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发展历程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10 xinge365.com 版权所有 信鸽365 - 中国信鸽第一资讯信息门户网站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