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问 吧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鸽友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精彩日志 杂 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首页 特别报道 各地快讯 图片 鸽坛论剑 鸽坛杂谈 热点论坛 养鸽经验 信鸽知识 讨论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鸽坛杂谈 > 鸽事杂谈
背景:
阅读资讯

培育"品系鸽"才是常青树

日期:2003-09-29 来源:信鸽365 作者:信鸽365  浏览次数:次 [字体:大 中 小]
培育"品系鸽"才是常青树



    品系鸽是指一个互有血缘关系的鸽族中的个体,达到在体形,归巢能力,飞行速度,适应气候,适应距程,遗传状态上代代相一致的程度。

    在我们许多鸽友身边都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有的鸽舍在引进几羽优秀种鸽之初,成绩辉煌,但是当这些优秀种鸽杂交繁殖到三四代以后,逐渐走向下坡路,再繁殖到五六代时,已经面目全非,就连归巢都变的十分困难!这种现象与当初子一代的表现相比真是大相径庭!

    为甚麽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大多是因为忽略了真正优秀的种鸽,或者是鸽舍里种鸽太多,无法分辨主次,没有确立鸽舍中以那一种血统为主,把每一只种鸽都作为主力,总是害怕漏掉一对“黄金配对”,以这种方式形成的鸽群就会参差不齐,就算今年得到一个冠军,也无法保证明年会进入前十名,两个品系的杂交可以产生优势,可是三个品系的杂交就未必能产生优势,倘若是四五个品系的杂交,可以断言:“几乎没有优势!”如果用这样的杂交个体育种的话,那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因‘杂交变异’和‘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等原因。这时能作出优秀个体的机率已经很低了!依据《遗传学》的“自由组合定律”,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作出足够多的幼鸽,还是可以得到优秀的赛鸽 ,但是和它同父母的兄弟姐妹们也许连归巢都很困难,用这种十里挑一的作育方式,结果是得不赏失的!是无法适应如今“指定性”的公棚赛和特比环大赛的!

    只要静下心来,研究一下世界铭系的形成过程,就能够看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詹森鸽系在形成之初只用了三种血统,而后引进了“半个华普利”。也就是说;有着百年历史的“詹森鸽”大约只含有四种血统,詹森兄弟在繁育过程中始终以“红狐血系”,“班格51”,“年轻麦克斯”,“019”等为主线。每一羽鸽子之间或远或近的都有血缘关系,正因为这样,詹森鸽才能够保持统一的体型,长期的近亲交配,使之形成品系,于是达到在飞行速度,适应距程,遗传状态上代代相一致的程度,因为有了整齐一致的高素质种鸽群,詹森才会采用一般人不会采用的配对方法--自由配对。在《皮特回忆录》中有一段话就是最好的说明;“赛绩就是一切,是衡量一切的标准。配对时不必要介意种鸽的年龄和血缘关系,只需让棚里最好的雄鸽与雌鸽配上。詹森兄弟对浓密的近亲交配从不惧怕,无论表兄弟姐妹或半平辈,甚至更近的配法也不鲜见。对他们来说,赛绩是头等重要的”。

    慕利门用一羽环号为B67-6729926的凡登布希鸽配亚德里安,沃特斯的B66-6122023詹森雌这一世界名配生出了许多世界级的名鸽,如“麦克斯”,“白鼻”,“军校生”,“班杰明”,“王子号”等。而这些“黄金配对”的直子,直女的后代更是名鸽辈出。

    狄尔巴先生曾说过“我只搞近亲交配,但不是亲子间而是半平辈之间的交配”,长期的近亲交配能使变异减少,这是衡量血统纯度的一把尺子。

    从以上事例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品系鸽”无论在育种上,还是竞翔上,都有着诸多长处,虽然在培育过程中有一定难度,但一旦培育成功,就会使其育翔操作性变的更加容易,当鸽子形成品系以后,只需将该品系内的两个优秀个体配在一起,无论是《遗传学》中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还是“连锁交换定律”都能生出百分之六十的好鸽,对于一对种鸽而言,这已经是很高的‘优鸽率’了!有了如此高的作种效能的品系鸽,只要有一次获得冠军,以后就会继续活跃在冠军周围,但此时还必须牢记“只繁殖系统中最高级别的鸽子,做到精益求精。保持主血鸽的血统纯度,发挥主血鸽的血统优势,如果没有合格的搭桥鸽或掺血鸽,宁缺勿滥,绝不能滥竽充数,自欺欺人!为了优秀基因的延续,在育种过程中必须慎重选用“金母”,将主力血统进行远亲交配是优秀血统持续发挥的最佳方法”。

    当某一鸽舍的鸽子形成品系以后,可以断言:好的成绩会接踵而来,持续发挥的鸽族会使之成为一棵鸽界的‘常青树’。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规范完善的赛鸽竞翔体制势在必行
玉不雕琢不成器(八)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最新更新
热门点击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发展历程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10 xinge365.com 版权所有 信鸽365 - 中国信鸽第一资讯信息门户网站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