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忙忙碌碌、年复一年为了寻觅“好鸽子”;
有人无怨无悔终日精心照料自己的爱鸽;
有人悉心研究血统、鸽眼、翅膀、形体等;
有人自己省吃俭用,可鸽子需要的从来不惜代价;
有人为养鸽宁愿夫妻反目;
有人稍有成绩就沾沾自喜,从此不再进步。
有人只会说:“他鸽子好”但从不检讨自己。
养鸽的人各种各样,至所以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关键是理念不同。理念是人生履历、理念是世界观、人生观、理念是人对事物的感知;养鸽人理念贯穿在整个赛鸽活动之中,体现于对种、养、训的认识,现实中不同的理念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种”:有人认为种最重要,说什么“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把种凌驾于人之上,种固然重要但人与种之间人是决定因素,人处于主导地位;种是通过人来培养、发现和使用,二者不可倒置;再则好种鸽也不是在任何棚里会出好崽,有些人守着好种鸽仍在寻找好种鸽,而将凤凰当鸡,将鸡当凤凰。
“养”:有人认为养鸽是简单的活,喂饱喝足不生病即可,岂知养赛鸽不是养宠物,鸽子看上去丰满光亮又有何用?
“训”:有人认为赛鸽训练只要比赛前抓紧就行了,这些人并不是真正将赛鸽当成运动员,将自己当成教练,他们岂知赛鸽爱飞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养与训相互结合是成功的秘笈。
人在赛鸽运动中始终占主导的支配的地位:人可以创造条件提高和改良鸽质;人可以通过训练大大提高信鸽的飞行能力;人可以利用科学饲养手段达到适合竞翔的目的;人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鸽子进行比赛,因此不可否认赛鸽竞翔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比赛,赛鸽实质就是赛人!
在现实生活中血统论者有之、眼志论者有之、还有一些人用天落鸟作为改良鸽质的主要手段;这些本身并不是问题的根源,因为任何人都是从幼稚走向成熟,问题的根源在于指导行为的大脑是否具有自我反省意识,具有修正方向的意识。一个养鸽人如果不知自己的问题所在,那就会不断重复别人的错误,就会今日做昨日的事,明日做今日的事,年复一年毫无进步。
养鸽理念与所受的教育,所处的环境有关,因此各人对信鸽本身的认识、对养信鸽活动的认识存在差异。譬如:“好教练重要还是好鸽子重要?”“鸽舍是否需要勤扫?”“家飞训练需要吗?”“天落鸟能否成为引种的主要途径?”等等,对这些问题每一位养鸽人应当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可是事实并非如此,许多人的回答显而易见在养鸽理念上存在严重问题,而且今后不断修正是一个非常漫长和艰苦的过程。
理念出现偏差也是正常现象,没有人生下来就会养鸽,大家都是在不断修正理念中进步,问题在于有些人经历少但悟的快悟的多,他们进步了,而另一些人经历多但悟的慢甚至得出错误结论,二种人中后者往往还自我感觉良好,对正确的意见不但不接受还讽刺挖苦别人。
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现实中的差别都能够从养鸽人理念差别中找到答案,因此财富不是养鸽成功的必然条件,养鸽人理念正确才是最最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