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信鸽协会下发零九年裁判员培训通知,这是一件好事。
裁判员在执裁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早被广大鸽友曝光于各大鸽刊鸽网朋友间,比如说,公棚“黑屏”现象,绝非个案,反复出现,裁判员在现场往往看着公棚老板,半晌出不来半个词儿――鸽友能不骂娘吗?!加强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不过,笔者曾参加京城多家公棚和俱乐部的比赛放飞,遇到的裁判绝大多数水平很高,很有经验,遇到突发事情,裁判在现场处理得非常到位。除极个别臭名昭著的裁判外,笔者对裁判队伍的印象还是比较好的。令笔者不怎么满意的倒是裁判的领导们,应该说是鸽协的领导们。
鸽协主要领导非鸽界人!不管国家级还是省级市级都有这种情况。我发现有这么个情况,凡是主要领导是鸽界人的(往往在一方颇具声望或者赛绩出众),比赛未必大,但是比较丰富,协会会员的心情都比较舒畅;而那些外行领导下的协会,比赛不丰富不说,协会会员心情堵得慌――很多事情他不解决――因为外行领导不设身处地,也不愿意设身处地,来的目的不是真的为鸽子和鸽友。
笔者有一次参加国内某大型公棚的秋赛,国家级领导到场,来了一看,气魄不凡,很高兴,一顿夸奖,接着说出了令笔者喷饭的“外行话”:“不错嘛,就是这个季节,有点冷啊,为什么不搞在九十月份,暖和风景还好。”听完之后,随行的裁判、鸽友和公棚老板都一脸愕然!!说外行话不打紧,以他的理解来领导诸位协会干部和裁判们,裁判的水平再高,也执裁不出来啊。
对照开头的轶事,鸽界乱相,在目前的制度下,鸽友往往指望领导们能主动学习些与鸽有关的事,或者来个鸽界人的领导。
如此下去,鸽友的愤懑越积越多,不利于和谐啊,领导们还是要三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