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候变暖,春意渐浓,鸽友们都在忙着调理种鸽,配对育雏,准备迎接新一轮赛事,憧憬胜利的喜悦。各地大部分赛鸽公棚也将迎来一批批新学员,开始紧张忙碌的收鸽工作。我大致数了数,北京已公布比赛规程的公棚都有三十余家了,还有一些仍在推敲、酝酿之中,可见公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每一家公棚都必然要面对生与死的考验。因此,一些实力不足、经营不善、或本来就存心不良的公棚老板,运用五花八门的手段在比赛过程中作弊,坑害鸽友的事件频频发生。
“公棚作弊”已招致鸽友们骂声云云,笔者就不再细述了。在此,只谈几个京城公棚较为普遍的小问题,和鸽友们一起探讨,也供那些以“公平办赛,服务鸽友”而谋求发展的公棚参考。
第一,不探视。鸽友把自己辛勤培育、精心挑选的爱鸽送到公棚去参加比赛,都盼望能够摘金夺银,赢得奖金,但毕竟胜败难料。而更多是希望自己的参赛鸽得到很好的照顾和训练,使自己培育的成果得到真正的检验。如果在比赛之前,公棚能够安排鸽友与自己的参赛鸽见上一面,即证明了鸽子正常存棚,又展示养功。比请什么金牌教练、兽医专家当幌子都强一百倍。
第二,不公布统一环号。“公平、公正、公开”可能是公棚老板们讲的最多的几个字,却有一部分公棚以“打击网鸽、打击贩卖天落鸟、为鸽友保密”等等理由,在规程里明确写着“不公布足环号码,只公布电子环代码”. 依我之见,统一环号是每羽赛鸽唯一的有效标志,公棚不公布参赛鸽的足环号码就是违反了“公开”原则,实则是在逃避公众的监督。例如:曾有某公棚的参赛鸽游棚到附近鸽友家里,数日后,该鸽友按环号上网查询此鸽来历,却发现这只鸽子还在公棚,从而发现了这家公棚弄虚作假的事实。由此可见,假如这家公棚没有公布足环号码,鸽友们又能从何而知呢?总之,完全失去监督的公棚,还会有更多的可能。
第三,不发获奖证书。对于北京的鸽友来说,获奖证书似乎已经很陌生了,协会比赛不发,公棚比赛也不发,或许有些鸽友根本也不想要。但我还是觉得有必要发,一张小小的奖状,既是爱鸽奋勇拼搏的见证,又有利于鸽友间的交流。毕竟我们参加的是赛鸽运动,不仅仅是在赌博。
个人观点,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