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但凡体育比赛都会有裁判,但凡信鸽决赛,尤其是公棚的决赛必有裁判。你见过没有裁判的公棚决赛吗?
这家公棚为何不邀请裁判呢,参赛的鸽友认同吗?
据笔者的了解,这家公棚名称是北京隆华飞翔公棚。这是2008年新成立的一家公棚。据说,在报批时,得到本区鸽协的认可,然后报请市鸽协,但市鸽协没有批准。其没有被批准的原因是:这家公棚占地面积不大,棚前有一个垃圾处理场,且有一根高压线。
这家公棚在没有得到市鸽协批准的同时,公布章程于参赛鸽友。得到章程后的鸽友,有的表示要参赛,有的在计划着。由于办棚的匆忙,由于不懂规定,由于诸多的原因,隆华公棚的集鸽率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羽数。亏本是肯定的。
为了参赛鸽友的利益,为了不损害公棚的名誉,为了减少亏损,公棚经营方拿出30万元作为奖金的发放,修改了原章程。把原来的收取参赛费用改为只收饲养费,不收取参赛费用。决赛照常进行,获奖名额不减,奖金额度减少。
笔者猜测,不收参赛费而正常进行决赛且发奖金的行为,被大多数参赛本公棚鸽友的赞同。
从网上得到的信息,集鸽是1500左右。近距离训飞几站后,估计收取饲养费的羽数在1000羽以上。
16日决赛集鸽在680多羽。许多鸽友代表集鸽时既做工作人员,又做监督员、裁判员和司放员。所有决赛程序按正规的程序进行。决赛当日回归166羽。今天是决赛的第二天,决赛鸽将陆续回归。
这是一场没有裁判的比赛,这是一场得到参赛本公棚鸽友认同的决赛。
这一现象值得鸽友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