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问 吧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鸽友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精彩日志 杂 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首页 特别报道 各地快讯 图片 鸽坛论剑 鸽坛杂谈 热点论坛 养鸽经验 信鸽知识 讨论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鸽坛杂谈 > 鸽事贴吧
背景:
阅读资讯

英雄莫问出处

日期:2013-09-02 来源:信鸽365 作者:丁鹏  浏览次数:次 [字体:大 中 小]
英雄莫问出处

QQ截图20130902165012.jpg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中我比较喜欢的一部,那一个个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作者赋予他们的艺术感染力,其身上存在的一种气场“罩”住了我。梁山泊一百单八将出身不同,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但无论出身贵贱、来自何方,无论从文还是习武,侠肝义胆、豪气干云是他们身上共同的气质。即便宋江把晁盖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义”仍是梁山精神的核心所在,不然山上诸位只有作鸟兽散。

    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四海之内皆兄弟,何其快哉,也曾经成为我向往的人生境界和理想的生活方式。即使已界知天命之年,身处一个“义气”早已荡然无存的功利社会,看多了世态炎凉,回过头再品《水浒传》,就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梁山好汉的“血统”可谓杂矣,但这影响他们打抱不平、替天行道吗?
   “英雄莫问出处”一语正是对此的最好诠释。
在地球是平的,已变成一个“大村庄”,鸽子的血统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今天,鸽界有关国血和外血争论的声音仍然不绝于耳。如此难免让人产生疑问:其价值几何?意义何在?
在此,我无意评价国血和外血的孰优孰劣,这也不是本文的主旨。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其具体的生存环境,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和从事何种职业,青少年时期的经历都会程度不同地在其身上刻下“时代的烙印”。作为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的一代人,对所谓的国血有一种难以释怀的念旧情结固然可以理解,但如果把这个当成是传说中据此就可一统江湖的“武林秘籍”,则会造成谬种流传。例如,它会让人误以为只有中国才有能飞超远程的鸽子及超远程赛事。
只看武林秘籍成不了大侠,光说不练同样成不了高手。要想成为大侠,还得去江湖闯荡,此“江湖”就是赛场。
固守不等于僵化。固守是在保持自己原有事物的基础上,把别人好的东西拿来后融入以实现超越;僵化意味着拒绝接受任何新生事物,不管是对自己有益还是无益的。
我感到困惑的是,养几只鸽子,不知怎么就和爱国与不爱国牵扯上了,有些人甚至跟五星红旗的护旗手一般,因为自己养有所谓的“国血”!
养鸽子,有必要非往爱国和不爱国上靠吗?会不会让人感到太累呢?
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和学习西方文化,这曾是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但这个话题早在二十年前就已停止了争论,因为现实世界的骤变很快让乐于争论的学界诸公认识到,其争论已失去了意义,事实是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界限已经模糊,渐趋融合(当然,仍各有独立性)。学界的昨天似乎就是鸽界的今天,例如,我们还在为如何分清国血和外血以及国血好还是外血好这些问题而争论得不可开交,这是不是有点搞笑?表面上看,这和我们鸽界对外开放及引进“外血”较晚有关,但究其深层原因,则是人的思想观念在作祟。
封闭自守的养鸽模式、互为提防的竞争对手、根深蒂固的门户之见、一叶障目的狭隘眼光、断裂分布的文化层次、专好内斗的国民心理,这些原因不仅使这个群体之间的思想观念难以交流,基本共识难以缔结,而且也牢牢束缚住了我们的手脚,造成从竞赛制度到争论本身都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
这种争论不会有什么结果,更不会对赛鸽运动产生积极的影响,它始终是在一个缺少平等友善和开放包容的恶劣生态下进行,从而使其感性多于理性,争执胜于论说。与其说是在争论,不如说是在争吵更为合适,一方不敢有倾向性的言论,否则,即招致另一方的横加指责甚至无端谩骂。虽说理不辩不明,但看到这样的“辩论”方式,我倒觉得不争论反而更好。
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包括国血和外血的关系),就事论事,不往爱国和不爱国上牵扯,简而言之,我认为正确的态度就是,既不可妄自尊大,也不可妄自菲薄;既要取其精华,又要去其糟粕。凡事皆为相对,如同硬币的两面。
一种失去节制的民族主义情绪,也正借助愤青的力量在中信网上泛滥,动辄就骂别人是“汉奸”,搞得中信网友形同水火,势不两立。
狭隘的民族主义不可取,属于应该摈弃的“极端主义”的一种,其无非是打着 

    以上几段文字算是游离本文的题外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万望理解,现文归正传。

 如果你认为“国血”够好,大可潜下心来育种,然后拿来放飞,等到飞好了,自然会成为品系,问题是你能不能耐得住寂寞?
毕竟,我们饲养的是赛鸽,衡量赛鸽优劣的标准是什么?当然是赛场,是放飞笼,而不是本末倒置的国血和外血之说。无论你养的是什么血,都要在赛场上接受检验,只要能飞的血就是好血。不管国血还是外血,如果飞不动,它也就是一斤肉。我不懂什么是国血和外血,只懂得赛场上不看这个。不管是协会、俱乐部还是公棚的比赛,当集鸽和交鸽时,我想没人会这样问:这是什么血?国血还是外血?
毕竟,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和李梅龄生活的那个年代已有很大不同,例如,人心浮躁、诱惑太多等。但对于一个以重振国血雄风为己任,在此基础上矢志培育新品种的传承者来讲,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古今成大事者所必须经历的过程。等到你培育的新品种开花结果的那一天,想必李梅龄大师一定会含笑九泉!
改革开放初期,对于改革本身出现的各种不同的声音,总设计师邓小平讲过一句堪称经典的话,似乎对鸽界有关国血和外血的争论仍不乏启迪的意义,这就是: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争论,发展是硬道理。
这个“发展”借用过来,可以理解为鸽子飞得好,即出成绩或成品系。
我们鸽友常言的“用成绩说话”,其实背后对应的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和“发展是硬道理”属于异曲同工。
最后,我希望鸽界同仁包括写手们,多一点实干,少一点空谈;多一点求真,少一点务虚,并且直面现实,“睁眼看世界”,而不是固步自封、抱残守缺。争论不是不可以,但无谓的争论只能虚耗时间和精力,除了博取眼球,别无他用。
血统并不决定一切,重要的在于个体,离开个体及其赛场上的表现而孤立地谈论“血统”,这有什么意义呢?
或许,以人比鸽不太恰当,但都是那个理:
英雄莫问出处,是真名士自风流!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首训20公里有点“挤”
爱妻的兼职日记(完结篇)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最新更新
热门点击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发展历程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10 xinge365.com 版权所有 信鸽365 - 中国信鸽第一资讯信息门户网站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