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问 吧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鸽友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精彩日志 杂 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首页 特别报道 各地快讯 图片 鸽坛论剑 鸽坛杂谈 热点论坛 养鸽经验 信鸽知识 讨论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特别报道 > 鸽界动态
背景:
阅读资讯

养功不行 拍再多鸽子都无用

日期:2020-01-21 来源:信鸽365 作者:薛达皓  浏览次数:次 [字体:大 中 小]
养功不行 拍再多鸽子都无用

 赛鸽养法探讨及养鸽心得分享

拍鸽篇(上)

  笔者自身不热衷拍鸽,棚中名家鸽多羽,赛飞不够理想或说未能物尽其用,纯粹应属自己没用好。养功不行,拍再多鸽都无用。

  笔者的朋友、或朋友的朋友有时会拍鸽,也听到其他一些议论拍鸽的声音,在此,与鸽友一起探讨拍鸽的利与弊。

  拍鸽人的心态,通常是月亮总是“外国”的圆,总认为拍来的赛鸽必定好于自家鸽。

  拍鸽,很大程度上是种*博,拍到好种鸽就能赢大钱、发大财;拍到外秀内孬或说外强中干鸽,就等于一次巨款丢失或说金钱打水漂。

  所以,拍鸽有风险,风险还真大。

  一旦拍到鸽价值不大,那就是雪上加霜的事——既没办法用,又不舍得处理掉,只会耗费鸽粮、占据空间。因此,拍鸽需慎之又慎。

  再想想,拍到真正好鸽的几率有多大?

  大家都清楚,送交公棚鸽通常有两种:1、鸽友自信能赢钱;2、用实战检验其价值。

  送交公棚鸽的主人对自己的赛鸽了如指掌,如最终证明是有用、能用的好鸽时,主人或会不惜代价地拍回该鸽,鸽主不拍回的可能性通常也两种:要么鸽主有绝对把握出崽就必定是公棚获奖的质量(棚中好鸽太多,无所谓),要么鸽主自己清楚该鸽做种没有用。

  再分析公棚鸽质量,单说血统,谁家棚中无好鸽?哪家棚中无优血?举个极为简单的例子,如:同样送鸽十羽,在赛绩排行榜上,无名鸽友的第一名(最好一羽)能位列远超名家第十名,这就是明证(虽然名家获得高位名次),况且,名家赛前私训30次,无名鸽友仅训放3次;名家私训30羽最终选10羽参赛,无名鸽友训放12羽送参赛10羽。这种情况怎么比呢?只可证明一点:普通鸽友棚中也是有好鸽的,就看怎么用。

  再讨论:拍鸽是单关赛的鸽好,还是多关赛的优?无疑鸽友必定一边倒地认为多关的赛鸽佳。理由很简单,多关赛就是一种复放比赛,信鸽赛飞更稳定,血统更过硬。但仔细观察下,该稳定的含金量又有多少呢?如:国内有家公棚不久前的拍卖,(四关赛)冠军鸽底价就是20万,之后好鸽子竞价节节拔高……

  该冠军鸽第一关三百几十名,第二关一千数百名……第四关得了冠军。

  笔者在想:该冠军鸽如第一关后公棚拍卖能值多少钱呢?第二关后拍卖又是什么价呢?第四关后该鸽一下子成了好鸽好眼,但如果还有第五关呢?所以,要成为好鸽、好眼,还涉及一个机遇问题,毕竟每关都有冠军鸽,看评判时停留在哪一关。

  有鸽友说到:拍来的赛鸽肯定不是价格高的最能用。

  此话给大家一个思考:价格跟期待是划等号的,价格最高,期待越大,怎会价格跟利用不成正比?也就是说,价格高的拍来鸽,可能是不能用的好鸽。

  再从心理学角度看,某鸽友去年在某公棚尝到甜头、获得冠军、赢到大奖、拿到天文数奖金,满满的大丰收,今年肯定会怎么做?怎会今年赛后没声音了?为何太多、太多的鸽友一次在公棚哪怕获高位名次,最终都证明是昙花一现呢?这就多少也证明了赛飞获奖有偶然性。真正的大赢家通常只有两个:公棚和鸽会。

  试想:冠军鸽的赛飞表现都如此难以绝对稳定,特别是去年送公棚得冠军,今年再送同一路鸽子竟然什么名次都没有……这样的冠军鸽拍回家要寄望出多少优秀幼崽,几率会有多少?

  这或许就是高价所拍鸽通常不好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续篇谈主要原因之二和之三,及拍卖外籍鸽的利弊探讨)

  另,看到中信网有鸽友说上海赛鸽质量优、过得硬。正好手边有一本最新的《上海信鸽》杂志,在此刊登些许供中信网鸽友参考式阅读:

  《上海信鸽》2019年第4期(第10页)

  2019年上海市幼鸽特比环大赛3、4、7名获奖鸽主费先生,也是一位在市级大赛中,经常金榜题名者。去年他获上海市幼鸽特比环三关总冠军,当年还拿了市级大赛三樽奖杯。今年他又拿下市幼鸽特比环大赛中的三樽奖杯……他没有引进过高价鸽子,不买高档保健品,没有汽车私训,鸽舍混养,平日上班打工……

  《上海信鸽》2019年第4期《鸽经交流》(第18页)

  对“好鸽子”的理解,仅是能够看到、摸到的部分,即使已经够标准,也不能证明就是一羽好鸽子,因为真正的好鸽子是人们看不出、摸不着的东西,即智商。

  至于其他期刊上刊登的长年喂单一玉米、已数次获长距离赛冠军或高位名次及鸽食不喂饱、由赛鸽自己去打野、棚中每只鸽子都会打野不会打野的鸽子缺乏野外生存能力等等介绍,在此就不一一刊登了。

  看来,饲养赛鸽,上海信鸽的确与众不同,最特别的不同之处还有:《上海信鸽》杂志有人谈鸽经介绍或谈养鸽心得体会,无人会自以为是地否定一切、逆反心理地出口伤人、辱骂式胡乱评论。

  既然是探讨,肯定是个人看法,仅予感兴趣的鸽友一个重新认识、再思考的话题而已。期待有鸽友能从文中领悟、感觉到些什么,那就是收获,更是笔者撰稿的初衷。

  学习、思考、实践、交流、再学习,是提高赛鸽水平的捷径,鸽友间互相尊重、经验分享、养功交流、学习探讨是大家应该共同努力创造的氛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从教二十年的教练:谈谈公棚那些事儿
下面没有链接了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最新更新
热门点击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发展历程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10 xinge365.com 版权所有 信鸽365 - 中国信鸽第一资讯信息门户网站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