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6日,我应约来到金霸公棚采访,在采访中金霸公棚总经理董志勇先生多次提到“断笼制”这个新奇的名词,引起了我的关注。经过反复询问和现场观察,了解了“断笼制”的真实用意和内涵,现在不妨谈一谈与鸽友们和公棚业内人士交流分享。


作者与董志勇先生和其夫人刘玉梅女士合影
所谓的“断笼”,究其义“断”就是中断、停止、结束的意思,“笼”指得是观察圈养幼鸽的笼具,所谓的“制”,就是制约,约定的意思,在这里应该理解为一种规定和制度。因此,顾名思义“断笼制”是停止幼鸽饲养的一种管理方式,并形成一种制度加以执行。
断笼制的实施方法和时机。
一般情况下参赛幼鸽入棚后都要经过消毒、防疫等一系手段的处理,然后放入观察棚进行一周的观察饲养,以鉴别判断幼鸽的健康状态。断笼制就是在这一阶段所运用的一种管理模式。
断笼制的主要方法有两种。一是形态观察,也就是精神状态。一般来说萎缩呆滞,羽毛蓬松,萎靡不振,不思进食,闭目无神的鸽子身体状况都有一定的问题。二是粪便观察,也就是粪便状况。一般来说出现稀便,绿便,水便,血便等异常状态粪便都属于不正常的状况。
在断笼制的应用过程中为了便于观察和准确掌握赛鸽健康状况,进入断笼制的赛鸽每个观察笼应该限量在5羽之内。这样才能比较准确的辨别观察幼鸽的粪便。如果羽数过多,难以准确判断赛鸽的位置,容易判断失误,造成假象。
每次进入观察棚观察赛鸽时,一定要保持安静,动作要轻,采取看,听,采,记等方式方法收集好各种信息资料。
所谓的听,就是在进入观察棚以后首先要静听每一羽赛鸽的呼吸,特别是夜晚首先要有意识地在第一时间先听声音,发现异常立即找准病鸽,并准确记录在观察笔录上。
所谓的看,就是进入观察棚以后,要注意观察赛鸽的状态。如:羽毛,栖位,卧向,呼吸,臂膀,精神状况,反映能力等等。然后根据所掌握的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判断。
所谓的采,就是采集标本,进行分析化验。有条件的公棚可以自己进行化验,没有条件的可以委托检验单位进行化验,以便掌握准确的病理资料,加以判断和治疗。
所谓的记,就是建立赛鸽观察档案,将观察到的病鸽情况、历时、处理措施等一系列的基本情况记录在案。观察饲养人员,公棚负责人员要分别签署自己的名字和日期。特别是作为被淘汰的赛鸽记录,一定要详细明了,有条件的公棚要留有淘汰赛鸽的影像资料或图片资料,最好能显示出环号,以便鸽友核实查看,对参赛者负责。


进入断笼观察的参赛鸽
断笼制的几大特点:
四是,断笼制可以最小程度地减少参赛者的经济损失,以便及时补交参赛鸽或免交参赛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