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问 吧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鸽友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精彩日志 杂 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首页 特别报道 各地快讯 图片 鸽坛论剑 鸽坛杂谈 热点论坛 养鸽经验 信鸽知识 讨论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鸽坛论剑 > 战略战术
背景:
阅读资讯

理性对待公棚赛

日期:2008-05-09 来源:信鸽365 作者:信鸽365  浏览次数:次 [字体:大 中 小]
理性对待公棚赛

    时下鸽友见面,聚会,彼此谈论得最多的莫过于公棚比赛。难怪全国有这样多的“公棚发烧友”,就连我们这个位于四川省川北的小县、会员不到300人的小协会鸽友,在公棚巨大的奖金诱惑下,公棚赛也迅速火爆了起来。一时间,淘汰原有国血鸽子的鸽友有之,通过不同途径引进外籍鸽的鸽友有之,大有不淘汰、不杀完国血鸽不解心头之恨的架势。当然各人的养鸽想法不同,目标不一,打算各异,对于这类事件的发生,本人不想妄加评论,但通过近3年来我县部分鸽友参赛我省各大公棚比赛结果的反馈情况来看,前途既不光明,道路仍旧曲折。

    近3年来,我县数位鸽友选送参赛的近百羽幼鸽,在省内的各大公棚中,先后仅3羽入围进奖,且获奖名次靠后。每年鸽友在交鸽参赛公棚时,都笑容满面,比赛结果一出来就垂头丧气,巨大的投入,却没有换来应有的回报。这一巨大反差的存在,连续3年参赛的失败经历,不但大大地挫伤了鸽友公棚参赛的积极性,而且还给准备上公棚的鸽友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县信鸽事业的健康发展,使立志于参赛公棚的鸽友迷失了养鸽之路的发展方向。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尴尬的局面的出现呢?本人通过大量走访本会公棚参赛的鸽友,发现主要由以下2个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一、地方赛事单一、奖金奖励面窄,奖金设置不尽合理,制约了鸽友养鸽的积极性。

    我县是一个位于四川川北的一个经济欠发达小县,会员经济收入参差不齐,大多数会员属低收入群体,工资收入仅能满足自己家庭的一日三餐以及应付家中的日常生活开支。养鸽的数量不多,品种单一,基本上全是清一色的国血品种,其养鸽的理念大多也还停留在追求远距离和归巢率上,只有极少数鸽友在近几年中陆续从不同途径引进了少量外籍鸽饲养。随着全国公棚比赛的迅速升温,外籍鸽的价格暴涨,国血鸽的价值一落千丈,加之本地协会在安排春秋两季的地方赛事时,奖金有意识地向500KM以下短距离赛事倾斜,700KM以上,特别是维系了多年的1000KM赛事,只有极少甚至没有奖金,大大挫伤了饲养中长程赛鸽鸽友的养鸽积极性。没有来得及转向和没有经济实力转向购买、饲养外籍鸽的鸽友,就只有继续维持原有品系的国血鸽,在这种环境下,鸽友不能达到以鸽养鸽的目的,渐渐对养鸽失去了兴趣,只有少数敢于冒风险的鸽友,心怀以小博大的心情,抱着碰运气的态度,年复一年地选送幼鸽参加公棚比赛。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值得肯定和发扬。但不加分析的盲目选送幼鸽参加公棚比赛的行为绝对不值得提倡。

    二、鸽友普遍对自己参赛公棚的赛鸽了解不够,缺乏对公棚参赛全方位、深层次的认识,种鸽和赛鸽质量不过关,是导致参赛失败的根本原因。

    公棚参赛鸽能否获奖,除与公棚方的饲养管理,赛线的选择,司放时的天气等有直接关系外,最主要的还是与鸽友选送幼鸽的质量暨种鸽的质量有关。首先,种鸽的配对管理是一个较为繁杂的系统工程,种鸽的血统优劣是制约子代参赛公棚成功与否的关键,同时,种鸽的血统又是精心挑选参赛公棚赛鸽的唯一基础,良好的血统,是鸽友自己经过多年的训放竞翔的总结,也是鸽友付出的金钱和汗水换来的,全面了解种鸽的血统,客观公正地评价种鸽的种用价值,就显得尤为现实和重要。其次,通过有效途径分析公棚上届比赛鸽友获奖信鸽的血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公棚的赛线以及对具备信鸽耐粗养管理要求的实际特点来挑选参赛幼鸽,要选择自己棚中适合公棚比赛的鸽子,始终做到上什么样赛制的公棚送什么样血统的鸽子?自己鸽子血统适合什么样的公棚赛制?

    公棚比赛具有刺激性,更有风险性,这种风险与鸽友的经济收入成反比,难怪鸽界自有“公棚比赛是有钱人的天堂,无钱人的地狱”之说,只有我们鸽友一切从实际出发,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正确、理性对待公棚比赛,方能提高获奖的机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竞鸽秘诀
谈谈公棚参赛鸽的作育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最新更新
热门点击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发展历程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10 xinge365.com 版权所有 信鸽365 - 中国信鸽第一资讯信息门户网站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