捋了捋今春的六场比赛
随着2014春季的1000公里江苏联赛的结束,今春赛事计划也已全部结束。现就今春赛事作一回顾,以利再战。
从3月28日投入18羽(1羽12年的,其余13年的)开始首训,其中6羽环太湖特环、12羽普赛。至4月14日的150公里滁州赛,全体18羽战将从3公里的起训、私训加跟赛鸽车训放7次(30日薛家3公里、31日孝都15公里、2日小河20公里、4日小河、6日镇江80公里、8日钟楼开发区3公里、10日镇江),以期弥补家飞不足,期间生单眼伤风一羽。
第一场
14日首站17羽参加150公里滁州站比赛,8点放出,戴环太湖特环的932056于9点51分16秒首羽踏板见鸽,后因空距让分最终取得第九名。另一羽95名,该场比赛失鸽一羽,其它皆归巢,皆未有取得有效名次,整体实力未有显现。
第二场
20日投入了滁州归巢的16羽参加了300公里固镇站的比赛。期间参加比赛的16羽训放了17日的小河、18日的丹阳40公里,大部分于当天归巢,但未取得有效名次。
第三场
在24日训了一个窦庄25公里后选了11羽参加了28日的500公里商丘站的比赛。该站比赛失一羽,其它皆归巢,但未飞进有效名次。整体队伍稳定有余,家飞不够造成耐力欠缺影响到成绩已经显现。
第四场
5月8日是苏锡常三市环太湖河南民权600公里特比联赛的日子,也是整个春赛季比较重要的一场赛事。在继4月24日训过窦庄以后,又在30日训了丹阳,5月2日训了窦庄,4日小雨训了圩塘的15公里,自此加上上次生单眼伤风一羽,共计6羽参加了比赛。当时还满怀信心地买单了2千大元,但还是希望越大,失败越大,6羽除生病的一羽(去年秋季300公里第一羽归)未归外,其它皆2天内全归,未取得名次,是近年特环比赛最失败的一次。
第五场
5月13日选派了7羽参加了郑州站700公里国家赛,当天常州归返18羽,我的其中一羽第二天7:30归一羽,名次60名,该站比赛失2羽,含戴环太湖圈的150公里9名鸽。
第六场
对于5月25日的1000公里联赛,心里一直比较纠结,这批鸽子整体年龄多在一岁左右,皆是13年鸽,18羽从训放开始到这时还剩13羽。看着马上要进赛棚的14幼鸽,最后抱着试验的想法咬牙还是再上了4羽,这4羽分别为去年秋季600特环的68名421300、13号700国家赛60名的659576、8日没有飞进环太湖名次的932057以及一羽它的平辈441381,时至今日归返2羽。932057为第二天的13:20归巢,名次为28名,659576为第三天也顺利归巢。
对这羽雨点雄鸽的归巢觉得有必要交待一下的,此鸽是12年老丈人给我的,身形比较单条,但从小比较聪明,能经常逃棚在外,不易抓,有段时间还在外筑巢,所以也就错过了当季的比赛。12、13年皆没有参加比赛,直到今春才进行了训放,没想到这么稳定,参加了今春除5月8日环太湖赛的所有训放和比赛,粗略算算的话这一季累计飞行了近3000公里,这几天看着在棚里上蹿下跳的状态样,是不是还想飞6月份的1500公里?
今春的比赛,总体的归巢情况还是比较好的,但取得名次不多。鸽子血统方面应该还算可以,皆来自于龙城鸽舍处,看来问题应该还在于日常的驯养。由于工作原因,家飞方面一直做得不够,看来,家飞确实对提升成绩起着决定作用,特别是竞争激烈的500、600公里赛,就显耐力不足了。
当然,春赛和秋赛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赛鸽所处年龄、天气、风向、饲喂料把控、训放量的控制等等,所以,环节相同但所涉及的手法还是有很大不同之处的,这些方面还有待自己不断去摸索和体会。
秋季的特比已经进棚,看来首要解决的就是家飞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