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问 吧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鸽友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精彩日志 杂 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首页 特别报道 各地快讯 图片 鸽坛论剑 鸽坛杂谈 热点论坛 养鸽经验 信鸽知识 讨论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鸽坛论剑 > 养鸽经验
背景:
阅读资讯

给初养赛鸽者几点建议

日期:2012-06-19 来源:信鸽365 作者:邵中兴  浏览次数:次 [字体:大 中 小]
给初养赛鸽者几点建议

近几年来,在信鸽网上经常看到,初养赛鸽的朋友提出一些刚入门,初养赛鸽遇到的一些迷惑不解的问题,我们这些老资历养赛鸽所谓的“老师”应该负起责任,为初养赛鸽的朋友指几招,供几点建议,真诚地把自己多年来,养赛鸽的经验及教训总结出来,为这些鸽友解决初养赛鸽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本人养鸽近30年,也从初期养鸽的困惑和疑难过来,所遇到的情况和现在初养赛鸽的朋友一样。

  (1)引进赛绩鸽平辈配育出的子一代,在路训几十公里就放丢失了,当时也认为原鸽主给的鸽有“问题”;

  (2)引进有赛绩鸽配育出的下代鸽,路训几十公里也飞失,认为是“假鸽”;

  (3)引进飞出成绩的父母鸽,但在棚里出的下一代也飞不好,认为其父母鸽也是“假父母”。

  仅以上三点困惑,后来在养鸽工龄的增长中,明白了以上三点困惑的根结。

  1、引进赛鸽配对育出后的下一代,属于杂杂交,它们的遗传基因很不稳定,小鸽的性状紊乱,造成了归巢不稳定,丢失率较高的情况出现。

  2、有赛鸽交配出的下一代也属于杂杂交鸽,其下一代也属于杂交后的基因和性状紊乱的原因,故也是归巢率低的原因。

  3、引进赛绩鸽的父母,所出的下一代也飞不出好名次,这是因为父母鸽在原鸽舍的情况,和到异地环境变化,及育出下代鸽时的精神状况有关。状态好与到异地的精神紧张,育出的下代基因不稳定,情况紊乱与否,是至关重要的。

  本人根据自己走过引种、配对、育出下代、路训比赛的经验及教训总结,给初养赛鸽的朋友们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

  1、如果引进的是雌鸽,可一年内配2-3羽雄鸽,每配对育出2对子鸽;

  2、如果引进的是雄鸽,也配对2-3羽雌鸽,也同样育出4羽子代鸽;

  3、不管你引进的鸽是否是一家,不管是近亲或者是杂交鸽,都按上边1、2条配对育出;

  4、各配对育出的下一代,年龄到6个月以上,从路训开始,参加500公里左右的比赛;

  5、从每年配对中参赛2羽,留下2羽,避免将4羽下代一同参赛而丢失,留下2羽是做种鸽备用;

  6、就是在一雄配多雌,一雌配多雄中,找出黄金配对及最佳组合。如果哪一配对种鸽下代飞得快,归巢率高,那一配对就是最佳配对组合,让它们的父母鸽还原,作为基础种鸽定位。

  7、如果一配对育出的4羽下代鸽其中2羽在参赛中丢失,留下的2羽在来年作为种鸽,配其父亲或母亲所育出的其它2羽堂兄或堂妹相配,所出的子二代,也按上述办法参赛2羽,留2羽,这样就不会出现初养鸽遇到的情况,育出一批放一批,丢失一批。第二年开始出一批下一代,又重复上年的教训。这样养了几年鸽,赛绩没有,出的下一代、二代鸽棚都没有,浪费了时间,损耗了金钱,弯路还没有走完。

  以上个人教训和经验,供初养赛鸽的朋友们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初养者之养鸽定位
我的养鸽6感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最新更新
热门点击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发展历程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10 xinge365.com 版权所有 信鸽365 - 中国信鸽第一资讯信息门户网站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