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问 吧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鸽友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精彩日志 杂 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首页 特别报道 各地快讯 图片 鸽坛论剑 鸽坛杂谈 热点论坛 养鸽经验 信鸽知识 讨论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鸽坛论剑 > 养鸽经验
背景:
阅读资讯

总结引种的经验教训

日期:2010-10-12 来源:信鸽365 作者:  浏览次数:次 [字体:大 中 小]
总结引种的经验教训

    基于幼时的兴趣爱好,现在条件又具备了,遂决定重新开始养鸽子,养鸽无非种养训。在各种有关赛鸽资料以及名家的文章里面,都提到刚开始养鸽,起点要高,要有好的种鸽,才会有好的成绩。基于这个理念所以就开始四处找可以引入鸽子的鸽友,望能找到好种鸽,今春起陆续从全国多个地区引入一些种鸽,有部分是直接引进的刚出窝幼鸽,四处引种花了不少钱,可谓是所有积蓄。怀着冠军梦就开始配对出崽了,期望着一战成名,成为明日之星。

    忙碌了一春天,又熬过炎炎的夏天,这期间经过精心饲养,定时家飞,把鸽子养得健康漂亮,终于等到训放了,心情很是激动!第一次训放30公里时有鸽子15只全归,没想到第二次训放到50公里,直接掉4只鸽子,80公里又掉一只,100公里又掉2只(其中一只是高价引进的幼鸽),200公里掉一只,300公里又掉2只,500公里掉一只,那个心情啊根本没法形容。虽然300公里取得一个12名,一个40名,500公里2名,可都跟这批引进的鸽子无关。

    时至今日,事实说明前面引种的教训是深刻的,失败是惨重的,经验是宝贵的,痛定思痛,我分析失败的原因是:

    一、心太急:只想着只要高起点,就可以出成绩,没有经过认识细致的思考,盲目引种;

    二、血统不明:没有详细的咨询血统,经易相信鸽友口头的解释,没有经过分析查证,不清楚是否适合我所在地区;

    三、成绩不明:没有咨询上代、平辈成绩,没有依据判断遗传性和速度,无法明晰适合什么天气;

    四、对引种处的鸽友不了解,冒然引进,以至部分鸽子出高价,拿到的不是想要的东西。

    基于这些引种的经验教训,我决定以后决不轻易引种,即使确定要引种,也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决不心急:有了之前的教训,确切体会到只要种、养、训到位了,自然是功到自然成呀,好成绩是会不求自来的。

    二、血统要确认清楚:古语云:“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这个道理弄明白了,就更清楚血统是赛绩大厦的坚实根基。所以一定要在引种之前对确定要引入的血统进行充分的了解,看此路血统适合哪个距离段、哪种天气、什么地区(适合山地还是平原),据了解还没有哪个血统是不分地区,不分天气全能发挥的全能鸽系。另外看本地区是不是有此血统,如有咨询发挥情况。

    三、欲引入的血统需有成绩:所指的有成绩不一定是本身有成绩,而是确定血统后,要看欲引入鸽子上代的成绩,上代平辈的成绩,欲引入鸽子的成绩,此平辈的成绩,用以判断此血统的遗传稳定性和速度。

    四、对引种处的鸽友要尽量多了解:现在真是觉得鸽界里面真是三教九流,各色人等俱全。如果从完全不了解的鸽友处引种,如遇非诚信之人,后果可想而知,话说一只鸽子玩三年嘛,个人觉得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鸽德是前面所提重点的保证。主要了解鸽主养几路血统,主血是什么,经常取得成绩的是哪几路,成绩是不是稳定,是偶尔一次成绩,还是经常榜上有名。另外也要了解其人品,现在各种作假的工具都有,一定要尽己所能找鸽德好的,尽量对鸽主有充分了解后再决定引进,哪怕引进的价格高些,最起码是真东西,也比便宜引进鸡肋的好哦!

    五、我个人认为如果可能尽量不引进幼鸽:幼鸽的周期较长、风险较大,训放中丢失,或者开家游棚都有可能,万一丢失即损失;如果从小关死棚,有可能会造成幼鸽身体发育不良,影响健康;幼鸽长大到成熟至少需要5、6个月才可以养育雏鸽,而雏鸽长大到参赛又需要半年时间,自然周期就会变长。

    以上是我个人引种的一些经验教训。现在它们总结一下写出来,一者以提醒自己引种需要注意,再者希望可以让有缘的鸽友看到,能够帮助想要引种而在徘徊当中的鸽友,使鸽友能够少走弯路,引进理想的种鸽,共同提高我国的赛鸽水平,为我国赶超世界赛鸽强国出一份力。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祖宗八代都有联系的血统
杂交还是近交?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最新更新
热门点击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发展历程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10 xinge365.com 版权所有 信鸽365 - 中国信鸽第一资讯信息门户网站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