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岁尾,与喜爱送公棚赛鸽的朋友们聚在一起,总是在谈论新年度送什么鸽去公棚参赛的问题。特别是好拼搏、不言败,而种鸽少又不够理想的工薪鸽友,如何做到有胜算的问题泛愁。随着各地公棚诱人奖金额的提升,参赛费的提高,确实,送什么鸽去的问题值得考究。
近些年来,自己选送公棚参赛鸽是这样做的:一是送上年度从公棚取回鸽出的子代鸽或平代鸽。二是选送在家里参加协会比赛快速而稳定、与公棚赛距相当的这类鸽的家族子代或平代鸽去,也取得了成绩。起码不会遭遇“片毛无归”的难堪。但是必须把握好以下的因素:
使用公棚赛取回的鸽,并不是“拖拉机”类型的迟归鸽,而是当日归巢未进入名次,速度也较理想的鸽子的后代或平代。用它们作父母鸽本身就已适应公棚的训养环境,一般来讲,它们身上的基因直接或间接的会遗传给后代鸽。再则,这类鸽原本就是自己棚中较为优秀的家族,自己才会把它们送到公棚去。关键是鸽主自己要增强对自身爱鸽的信任度,因为每年的公棚赛鸽是否能入赏,的确具有许多的不确定性:它包含天时、地利、赛鸽状态、出鸽日期等等……选送在家里参加协会比赛快速而稳定的家族鸽去,更要考虑历年来整个家族的恋巢性、健康存活率、对艰苦环境的适应能力等等,把握好这些因素就可能有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