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问 吧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鸽友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精彩日志 杂 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首页 特别报道 各地快讯 图片 鸽坛论剑 鸽坛杂谈 热点论坛 养鸽经验 信鸽知识 讨论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鸽坛论剑 > 养鸽经验
背景:
阅读资讯

二十年养鸽“五部曲”

日期:2009-05-11 来源:信鸽365 作者:信鸽365  浏览次数:次 [字体:大 中 小]
二十年养鸽“五部曲”

  本人自幼喜爱鸽,但正式饲养所谓的“信鸽”或“赛鸽”,要追溯到80年代中期,屈指算来已经有20余年了。在这几十年的赛鸽生涯中,几多艰辛,几多甘甜,恐怕只有本人或有同样爱好的鸽友才能体会到,回顾几十年的经历仿佛就在昨天。几十年来,我心随鸽动,有欢乐,也有苦恼。有高峰,也有低谷,但我始终没有终止我养鸽的爱好。总之,痛并快乐着。因为,鸽子是和平、吉祥、快乐的象征,也是一个和谐家庭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爱心的一种体现。我深深的喜爱着赛鸽运动……

  有时,静下心来,回顾过去,自觉得应该总结一下,把过去几十年的经验总结一下,和亲爱的鸽友共同分享,也不失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引  种  篇

  所谓的引种就是“引进外面的鸽子到本舍做种”,“引种”二字说起来很简单,只有简单的两个字能概括,但其中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我认为,引什么样的种,找什么样的人引种,这才是引种二字的深刻内涵。

  常言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不管是新手上路,还是老手改良,都要牢记上述的关键内涵。我个人认为,“引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有目标的引进与所在地区赛事相匹配的种鸽。

  2、选择有实力,层次较高的养鸽高手引进。

  3、层次高,但人品不好的高手不予考虑。

  4、好鸽子不一定就是高价位,注重实战。

  5、远近结合的引进种鸽。

  6、选择公棚真实的赛绩鸽。

  总之,引种要选择人品好,鸽子同样好的鸽友的引种,这样会少走很多的弯路。当然了,引种的鸽友还要注重的个人平时的经验积累,这样也会减小上当受骗的机率。如果把握好上述的要点,我想,引进的鸽子应该是不错的。

饲  养  篇

  完成了引种,就进入了饲养阶段。不过你是高价购进,还是低价引入,还是友情赠送,我想鸽友都会如获至宝的精心饲养,以期来日能为自己争金夺银,取得佳绩。同时,怎么饲养爱鸽,同样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最基本的要点着手:

  1、饲料的合理配制。

  2、什么季节,按比例配制不同季节的饲料。

  3、做出幼鸽时,也应配制适应与幼鸽的饲料。

  4、根据鸽子的情况,应注意饲喂量。

  5、定时给爱鸽防疫和洗浴,预防疾病发生,确保爱鸽身体健康。

  6、注意不同季节营养添加剂的使用。

  7、赛季饲料的配制。

  总之,饲养一定注重饲料的配制,营养剂和保健品的使用。以及疾病的防控,确保种鸽、幼鸽、赛鸽的健康,这是一个前提。

训  翔  篇

  训翔,可分为集训,私训两种方法。即参加信鸽协会组织的集体训放和自己利用空闲时间进行个人训放。训翔应注重以下几点:

  1、选择鸽龄适当的赛鸽进行训放。

  2、选择健康的鸽子训放。

  3、注意观察鸽子训放前和训放后的情况。

  4、训放后及时做好爱鸽的饲养及保健工作。

  5、有目的地记录爱鸽归巢顺序。

  6、私训时可以采用同时放飞和单个放飞的方法,以提高赛鸽定向能力和独自归巢的胆量及能力。

  7、由近至远,逐步进行,不可操之过急。

  8、特别注意,鸽子在100KM以上,200KM以下的归巢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9、归巢鸽应及时调理。

  总之,训翔是爱鸽比赛前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正确掌握上述要点就会为比赛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竞  翔  篇

  竞翔即赛鸽经过短距(200KM以下)的训放后参加中鸽协规定的各级别比赛。在竞翔比赛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挑选与参赛级别相适应的选手鸽参赛。

  2、为达到竞翔状态,集鸽前,可进行短途训放,距离以10KM以上,30KM以下较为适宜。

  3、集鸽前注意赛鸽状况,挑选进入状态的选手鸽参赛。

  4、做好赛鸽归巢后的准备工作,不要因为准备不足痛失良机。

  5、赛鸽归巢的饲喂调理,即营养保健。应该适应下一个级别的比赛。

  6、不断学习掌握提高赛鸽快速归巢的小窍门,来提高分速。

  竞翔是赛鸽之间的较量,同时也是饲养者之间的智慧较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应当掌握上述几个要点。

淘  汰  篇

  所谓淘汰,我认为,对不能适应激烈比赛的赛鸽,作不出优良赛鸽的种鸽,根据实际情况确属于不能成为选手鸽幼鸽,参加比赛并且已经给其多次机会仍不能取得较名次的,建议鸽友根据自己的情况,将其列为淘汰之中。鸽友们中间有句俗话:“你不吃它,它吃你”,“你对得起它,它不一定对得起你”。

  以上是本人多年来的养鸽的几点肤浅的经验,希望鸽友能够积极地发表意见,批评指正,共同商榷,愿与鸽友共同学习,相互进步,以期提高个人的养鸽水平,期待广大鸽友的参与!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买公棚鸽的要点及其它
慧眼加养功大于种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最新更新
热门点击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发展历程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10 xinge365.com 版权所有 信鸽365 - 中国信鸽第一资讯信息门户网站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