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2011年新春第一帖。。。。
给海外论坛添人气儿。。。。
007的行行摄摄(八)----
波治I全国冠军:噶斯栋-凡德沃尔!!!
前言:
每年的欧洲访鸽之旅....
都喜欢带上DV机..DC机...
把每每见到的人文景观...
新鲜事物拍下来...
闲暇时浏览...
其实每次回来感受最多的...
不是看鸽时..买鸽时的兴奋...
而是感触最深的是欧洲的鸽文化...
欧洲鸽友的家庭文化...
欧洲的人文景观...
欧洲的社会整体素质...
007的行行摄摄(八)---波治I全国冠军噶斯栋-凡德沃尔!!!....
随着2010年比利时KBDB颁奖晚会的举行及安特卫普省全鸽舍奖的揭晓,综合鸽舍奖大奖前三名产生:
冠军:乔斯佛卡门
亚军:噶斯栋-凡德沃尔
季军:基多-卢克斯
噶斯栋-凡德沃尔这个常出现在领奖台上的瘦高老头又一次引起了我的关注。。。
干净整洁。。。又通风的。。。小型鸽舍。。。。
98年卡仕伯后代,。。。 传奇金母。。。后代N多发挥。。。 子女售价也不菲。。。 发文。。。。 比利时葛斯顿.范德沃尔(Gaston Van De Wouwer) ~ 2009盖雷全国14245羽幼鸽冠军 2007年KBDB国家锦标赛长距离幼鸽赛冠军;2009年盖雷国家赛幼鸽组14245羽冠军;2009年波治国家赛幼鸽组37357羽第三名……,如果你知道这些骄人的赛绩都是出自著名赛鸽家,现年65岁的葛斯顿.范德沃尔(Gaston Van De Wouwer) 时,可能就不会感到如此惊讶了。这只是他长长的获奖名单中很少的一部分,由此足以证明葛斯顿.范德沃尔(Gaston Van De Wouwer) 绝不是赛鸽届碌碌无为的泛泛之辈。自从来到比利时的贝拉尔(Berlaar),葛斯顿从事这项运动已有37年,年轻时非常热衷于短距离的比赛,并在魁尔林(Quiévrain)和诺杨(Noyon)的比赛中崭露头角。 葛斯顿原本是名钻石工人,50岁时从他的工作岗位上退休,后来又在当地的地方议会工作了5年。55岁时,他停下手头所有的工作,专门致力于中长距离的比赛。从此他在这一领域也取得以往在短距离比赛中同样骄人的成绩,甚至比以往的成绩更加出色。其中,2007年KBDB盖雷国家锦标赛幼鸽组冠军和2009年取得的盖雷国家赛总冠军也只不过是偌大冰山的一角。 葛斯顿起初从他父亲那里得到了很多优秀的赛鸽,现在他鸽舍里的很多鸽子还可以追溯到当年的血统。葛斯顿的鸽子主要是通过与本地区外的优秀赛鸽家交换获得的,也有一些是通过保证人的介绍从当地的拍卖会上得到的。 有一次他和约瑟夫·格瓦特(Jozef Goovaerts)(当地人都叫他“奶酪农场主”)交换了一羽雄鸽。当时,他可能还没有意识到,未来这羽雄鸽竟然成为贝拉尔地区的“黄金种鸽”,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屈指可数的最优秀的中距离赛鸽之一。他把这羽种鸽命名为“卡仕伯--奶酪号(Kaasboer)”(环号:BE98-6335690)……由它培育出的后代现今依然活跃在种鸽队伍中,葛斯顿的24羽超级种鸽队伍中,至少有17羽都是出自这一血统,这羽种鸽的优秀之处由此可见一斑。 鸽舍妙处 当你拜访葛斯顿时,相信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定是他对鸽舍的精心设计和照料。成年赛鸽的鸽舍前面没有窗户,只有一扇向内开的小门,而在鸽舍的侧面,葛斯顿则设计了很多小窗户,这样的设计是为了避免在炎热的夏季过多的热量进入鸽舍,而阳光却可以从早到晚照到鸽舍。2010年这个鸽舍将入住15羽雄性赛鸽,其中7羽成年鸽,8羽一岁鸽。赛季过后,这些赛鸽将搬到大型公共鸽舍,在那里它们会度过漫长的冬天,并顺利完成换羽过程,而此时,这边的小型鸽舍则可以进行彻底的清洁,葛斯顿总是喜欢把它漆成白色。 在距离成年鸽舍不远处,葛斯顿也为幼鸽和种鸽建立了鸽舍,种鸽被安排在鸽舍的后部,而幼鸽则放在鸽舍的前半部分。幼鸽的鸽舍被分成两个独立的部分,分别放置了数量相同的巢箱,待育种季节来临时,孵育幼雏的种鸽就住在这里。 种鸽团队与基础种鸽同时育种,所有产下的鸽蛋都在第一时间被移走,这样种鸽可以直接进入下一轮育种,大大提高效率。用这种方法葛斯顿在短时间内就能获得80多羽年龄相仿的幼鸽。这些种鸽在年末会和那些在本年度采用寡居制参加比赛的幼鸽配对,这样它们在幼鸽的鸽舍里也拥有了自己的“永久鸽巢”。2010年葛斯顿开始着手培育由10羽一岁雌鸽组成的团队,为此他专门在花园的暖房后面建了一个新的鸽舍,在那里那些“年轻小姐”们可以享受安静,平和,相对独立的自由空间,而后这些雌鸽将成为省际赛和国家赛顶级中距离级别的中坚力量。虽然葛斯顿从不曾提起,但是事实证明,在这样条件下成长起来的鸽子有一种很强的求胜欲,在各种级别的比赛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一点始终逃不过葛斯顿睿智的眼光。 幼鸽断奶后,性别逐渐分清,此时需要对鸽舍进行遮光处理,直到6月10日,然后立即进行光照。葛斯顿总是会参加最早举行的幼鸽比赛,对此唯一的要求就是参加比赛的幼鸽一定要保持最佳状态。此时,雌雄幼鸽会分开住,雌鸽的居住条件较好,儿雄鸽则相对较差。实际上它们只相隔了一条1.5米宽的通道。窗户不是玻璃制的,而是木质的百叶窗,通风很好,可以有大量新鲜空气和充足的氧气进入。鸽子的健康状况掌握在马里安医生(Dr. Mariën)手中,尽管如此,葛斯顿说,我们不应该过分强调鸽子的身体状况,他只在必要的时候用药。2009年他的雄鸽只接受了一次头部的治疗,其他药物都是严格控制的。日常使用的都是保健类的药品,比如Belgasol, 苹果醋, Sedochol,偶尔加一些营养餐粉,这里面包括3种成分,鱼粉,矿物粉和含铁元素丰富的物质。这些主要是提供给那些比赛归巢后的赛鸽的,让它们在回家之后享用一顿营养大餐。赛前给它们准备的是营养更为丰富的混合食物(市场上出售的是5种以上营养食物的混合品)。很多鸽迷总是想面面俱到,而葛斯顿却说:赛鸽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三个主要的方面,按以下排序: 1. 赛鸽在临场发发挥时的应变能力 2. 赛鸽的健康状况 3. 应激机制的运用 特别是第一点尤其重要。一羽成绩平平的赛鸽转瞬之间脱颖而出成为比赛中的一匹黑马?答案是:这绝不可能。与生俱来的优秀血统就是赛鸽比赛能力的最好证明,也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首要条件。仔细阅读很多比赛的成绩单和血统书之后,你就会知道在比赛中占得绝对优势的赛鸽,往往都是那些名门血统的后代,或者多少与此相关。优秀血统的种群往往更容易保持健康,将赛鸽队伍中的少数老弱病残淘汰出去总比给整个鸽舍用药防病治病轻松的多了。葛斯顿喜欢让他的鸽子亲近自然,选择天然的食物,让鸽子待在野外的空地……这个赛季采用的应激机制是寡居制,年轻的雄鸽和成年雌鸽配对育种,而将年轻的雌鸽配给成年的雄鸽,此时年轻雄鸽一般参加中距离的比赛,而成年的雌鸽则会在省际赛和国家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EndFragment--> http://www.ece123.com/host/index.aspx?id=8<!--EndFrag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