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问 吧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鸽友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精彩日志 杂 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首页 特别报道 各地快讯 图片 鸽坛论剑 鸽坛杂谈 热点论坛 养鸽经验 信鸽知识 讨论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快讯 > 国内鸽闻
背景:
阅读资讯

鸽事狂言杂语捌则

日期:2013-07-16 来源:信鸽365 作者:宗勇  浏览次数:次 [字体:大 中 小]
鸽事狂言杂语捌则

中国人的五大特色:
   1、不愿为朋友的成功鼓掌,却愿为陌生的悲惨捐助。

   2、不愿为强者的坚持援手,却愿为弱者的妥协流泪。
   3、不愿为规则的执行所累,却愿为潜规则的适应受罪。
   4、不愿为共同的利益奋斗,却愿为社会的不幸怒骂。
   5、不愿为长远的发展谋福,却愿为眼前的小利冒险。
   环顾鸽圈,你不觉得吗?

   这个世界只存在一种成功 —— 做到以自己的方式度过一生。然而鸽界,很多人的成功却如朱德庸著文指出的“橱窗人”做个别人看的——他穿时尚的衣服是为了让別人看,他开的车也是为了让別人看,他居住的家装修也是为了让別人看,他所从事的工作也是为了让別人看,他的孩子送名校也是为了让别人看,他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展现给別人看自己的品味或成绩或格调,所思所想都是以他人眼光做唯一标准。

   以前养鸽子,就像那“橱窗人”总想养得棒,飞得好让别人看。现在养鸽子,才明白鸽子养好是给自己看的。钱是内行人挣的,好鸽子是让明白懂的人养的,专业才是受人尊重的起点。与时俱进、敢于创新的人,天边永远都会有新的希望。人可以熟视无睹,但不可以不懂取舍。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有人十年磨一剑,有人一年磨十剑。这些都是把鸽子养给自己和别人看的人。布局决定结局,定位不当,终身流浪。

   数学大师陈省身生前为中科大少年班题词∶不要考一百分!
   原生态的孩子一般考试能得七八十分,要想得100分要下好几倍的努力,训练得非常熟练才能不出小错。要争这100分,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和资源,相当于土地要施10遍化肥,最后孩子的创造力都被磨灭了。

   要下好几倍的努力,训练得非常熟练才能不出小错----这是现今鸽界职业赛场的铁律。有多少好鸽的天性本能在其中被抹杀,多少天才鸽被操死、训死、塞死? 职业赛场变化太快,人们太容易被这种观念和情绪控制,偏离自己原来的轨道。职业进程和目标决定了理想中的“将能战而君不能御者胜”的价值取向已渐行渐远。输或赢的压力不可以让你随时放下一切,退回自己的世界,享受安静和自然。养鸽人的灵魂应该是自由的,不受外物的干扰。

   《增广贤文》有云:“时来铁成金,运去金成铁。”鸽界几多豪气冲天最终不能成其志者,又有几多荒废大把时间金钱,一事无成者。此皆与目标与能力是否相济,并是否知机识时有关。养鸽子最基本功之一,当是识时机、辩天时,这对于鸽之大计是有重大意义的。远景讲,凡行大事皆宜在好运中进行,才易成功,破船遇顺风也可航海,好船顺风则行万里。强势运中积极进取,则事半功倍,此时如保守退缩,则错失良机,荒废时日。弱势运中,则宜多积学术技艺,积蓄力量,静待时机,强迫进取,非但不成功,反而多破耗损失。“破船过陡滩有险难,好船逢恶浪亦有惊灾”,故古人曰:识时务者为俊杰。鸽事人生的重大成就虽然都是在得意之时取得,但我们注重的往往只是结果而不是过程。事实上,这些成就的取得却大都是在我们最艰难,最困苦的时期打下基础或完成了绝大部分的工作,只是到好运到来时才收获了成功而已。有了成功,有了收获才有了好运,没有成功则永远是逆境。在逆境中耕耘,在顺境中收获是人生也是养鸽的主调,从这个角度将,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天知道的。

   对于普普通通养鸽人而言,30岁到40岁这段时间,是人生和养鸽中艰苦的一段岁月——承担着家庭的责任,拿着与工作量不匹配的薪水,艰难的权衡事业和感情,不情愿的建立人脉……但你总得撑下去。恰恰在这个年龄段很多人介入赛鸽,旁观成功的案例,多是行动之前进行好了头脑热身,构想要做之事的每一个细节,梳理心路,然后将它深深铭刻在脑子里,当行动时,便会得心应手。可见赛鸽这事, 花费较多时间为一次重要的工作做一个事前计划,那么做这项工作所用的总时间就会减少。这大概就是过来人所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功吧。

   养鸽子,不可避免地走一些弯路,很多人会在那些弯路上浪费时间和精力,看起来落后于那些一起出发但只会走正路的人们。其实那些走过的“弯路”不是弯路,在“弯路”阶段经历的一切,才是养鸽人的独特财富。对大部分人而言,比赛赢奖金是“结果”,它其实是一种“路径”和“过程”。不同的人走在不同的路上,皆因资历、努力程度不同,如西天取经一般,取回的经也不同。取到真经的,无论在那里的赛场上都会非常有竞争力。

   有人说,什么样的人养什么样的鸽子。这大概如小说中的人物使什么兵刃,和他的性格有关系。李逵使两把板斧,假如用一把宝剑,顿时这个形象就塌毁了,就不是李逵了。金庸笔下的人物,每个人用什么样的招数?梅超风用九阴白骨爪,郭靖、洪七公这样的人就要用降龙十八掌、打狗棒,而且越是水平高的大侠,往往越看轻兵刃的作用,最高的大侠往往是赤手空拳,也就是说他对自身拥有无穷的自信,他更多的不借助外在的兵刃。你看那些凡是使用很奇怪兵刃的人大多数不是一流高手,一流高手即便没有兵刃也一样,像大家知道独孤求败,他的武功境界有几个阶段,第一层是所向披靡的阶段,那把剑非常锐利,所向披靡,然后超越这个阶段,用轻剑,然后用重剑,重剑无锋,最后用木剑,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这时剑就成了一种摆设,那时已经成了飞花摘叶,皆可伤人。金庸通过写武来写人性,把它推到一种很难超越的境界。养鸽人通过养鸽体悟人性,我们说现在的赛鸽为什么越不过几十年前,没有进展呢?其实也进展很多,对人的理解也都有进步,问题是在人性这方面,难以超越。

   考古学者在澳洲发现了袋熊、袋狮的珍贵化石再度证实了古生物学的发现:一亿年前盘古大陆的表面曾经满布着有袋类哺乳动物,但是七千万年前凶残的胎生类动物开始登场,有袋类动物一一消失。幸好约略同时,当今各大洲的大陆板块开始漂移,最彻底飘离的澳洲板块于是保存了像袋鼠这类有袋类动物。这历史支持了“隔离于竞争之外可以有助于发展个性”的道理。我们的鸽圈,越来越需要一些隔离于竞争之外的怪才,需要这些怪才给赛鸽体验带来全新的气息。但圈中的人很少信任这类比他们清醒的人,宁肯避免与他们往来。相反,最为经常的是对和自己相似,有着共同弱点的人吐露心迹,同生共长。因此,很多人并不希望改掉自己的弱点,也不希望变得更好,只是希望在养鸽赛鸽的道路上受到怜悯和鼓励。这让人不禁想起那句俚言“虎豹独行,豕羊群奔”。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此页!  关闭此页    


    网摘收藏:


养鸽趣闻:雄鸽不育之谜
福州台江决赛零归巢 两百万奖金均分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最新更新
热门点击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发展历程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10 xinge365.com 版权所有 信鸽365 - 中国信鸽第一资讯信息门户网站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